第三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时期的中国
一、时间:20世纪初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中国历史。
二、历史分期及主要历史事件:本期历史以1912年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的建立为标志,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
1、分期: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到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北洋军阀政府取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深化时期,即辛亥革命时期。
从1912年辛亥革命失败到1919年五四运动,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深化时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新旧交替的时期。
2、本期主要历史事件:
(1)、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在近代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又有新发展的背景下,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为目标的一场革命,辛亥革命是从19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酝酿和准备,1911年武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革命高潮的到来。辛亥革命结束了持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一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临时约法》保护和体现了民族工商业者的利益和要求。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领导人是孙中山、黄兴等。当时在位的清朝皇帝先后是光绪皇帝和宣统皇帝,但实权先后是掌握在慈禧太后和载沣手里。
革命派重要人物有:陆皓东、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宋教仁、 蔡元培、刘静庵、刘道一、赵声、吴永珊、龙鸣剑、熊秉坤、金兆龙、伍廷芳。
教材中提到的保皇派(立宪派)旧官僚以及清政府反动人物主要有:康有为、梁启超;载泽、奕
劻 、赵尔丰、蒲殿俊、张鸣歧、黎元洪、袁世凯、唐绍仪、段祺瑞。其中蒲殿俊是四川保路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黎元洪和袁世凯先后被革命派所接纳,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也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革命派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有:1895年广州起义、萍浏醴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又称四·二七起义)和武昌起义。
教材中提及的主要文献有:《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猛回头》和《警世种》、《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保路同志会宣言》、《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告各友邦书”。
教材中提及的报刊有《国民报》、《游学译编》、《浙江潮》、《汉声》、《二十世纪大舞台》、《苏报》、《民报》和《新民丛报》。
教材中提到的革命团体及政党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
中国同盟会。
教材中要求我们掌握的重要名词有:民主革命思想、革命派、三民主义、“新政”、“预备立宪”、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皇族内阁、保路运动、保路同志军、“严守中立”、“南北议和”、袁世凯篡权。
政府名称是: 湖北军政府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2)、 北洋军阀的统治,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时间较长,它经历了从1912年到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的十多年时间。但本阶段只包含了北洋军阀统治的前期,即从1912年袁世凯窃权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历史。在这一时期:一方面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人民的苦难更加深重。另一方面,辛亥革命的巨大影响仍在继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央专制集权开始动摇,出现了地方分权割据的趋向;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失败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寻求革命的出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无暇东顾”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期繁荣;无产阶级逐步成长壮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神州大地上兴起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这是近代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的历史潮流,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五四运动发展到了高峰。总之,这段历史是近代中国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当时的社会虽然还是漫漫黑夜,但已经出现了代表着未来希望的新曙光。
教材中提到的国民政府总统有: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
教材中提到的内阁总理(或称国务总理)有:唐绍仪、段祺瑞。
教材中提到的其它重要人物有:孙中山、宋教仁、李烈钧、黄兴、梁启超、蔡锷、唐继尧、曹锟、 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
教材中提到的文献有: “二十一条”、《中华民国约法》、《大总统选举法》、《讨袁宣言》、《第二次讨袁宣言》、《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讨逆宣言》。
教材中提到的其它名词有:国民党,“二次革命”、“麦克马洪线”、“洪宪帝制”、护国运动,中华革命党、军阀割据、
实业救国等。
(4)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1915年兴起于上海,发起者是陈独秀。
主要参与者和领头人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吴虞、蔡元培等。
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新青年》;活动基地是北京大学;主要口号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前期指导思想是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矛头所指为儒家传统道德。
教材中提到的文献有:《说孝》、《狂人日记》、《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孔乙己》、《药》、《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三、本期历史的主要特点
从20世纪初至五四运动前的这二十年中国历史的基本史实主要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派的实践活动和武昌起义;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及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军阀割据局面形成;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生活各领域,特别是政治上的变动极大,两大主要的社会矛盾趋于汇流,集中地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集团的矛盾。所以,这一时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维护民主共和的时期,也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逐渐形成的基础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阶段。
(一)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完全形成和进一步深化。
1、政治上:
(1)、帝国主义采用“以华治华”的侵略策略,即主要采用政治、经济等手段,利用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为工具来达到侵华的目的。
第一、《辛丑条约》使清朝成为“洋人的朝庭”。辛亥革命后,又先后扶植袁世凯和各派军阀。
第二、侵略手段:利用清政府和北洋军阀为侵华工具,操纵玩弄中国于股掌之中;侵华重点是抢修铁路和开采矿山,储备战略物资,掠夺中国利权;东北地区成为争夺焦点;趁人民革命之机,要挟反动统治者,大肆侵华;破坏和帮助反动派镇压人民革命,但又始终避免与中国人民正面交锋;既共同扶植一个统一的傀儡,又推行“分而治之”政策,各自扶植一派军阀作为其统治掠夺中国的工具;相互勾结,形成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第三、主要侵华国家:共有十多个国家,但主要是日本和美国。在美日争夺中,日本占优势,逐渐形成日本独霸中国局面。甲午战争后,日本在中国的势力开始强大起来;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中国的势力扩大。美国在提出对华“门户开放”照会得到列强支持后,其在华势力一天天扩大。美、日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展较快的国家,积极参与了对华资本输出,都积极参与了对中国革命的破坏与镇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日激烈争夺中国,两国借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加紧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日本侵入中国山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贷款给段祺瑞政府,欲借此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引发府院之争和张勋复辟;
美日达成妥协,日本独霸中国局面形成。一战后,日本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成功,巩固了其独霸地位。
第四、在列强侵华势力的消涨上,逐渐由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变成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甲午战争后,列强竞相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争夺在中国的经济利益;同时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9年,美国对华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列强先后表示同意,列强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打败清政府军队、绞杀了义和团后,与清朝签订《辛丑条约》,将中国变成半殖民地;此后,列强联合起来采取“以华制华”策略,先后扶植清政府、袁世凯作为统治中国工具;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在绝望中死去后,列强又采取分而治之的侵华政策,分别支持北洋军阀各派系,利用各派军阀作为自己的侵华工具,其实质仍然是共同支配中国,只不过由共同支配一个全国统一的傀儡政权转变成了各霸一方罢了。
各国共同支配中国局面形成的原因在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失败;中国自然经济的分散性,给帝国主义分而治之、共同支配提供了条件;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美、德、日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欧洲列强之间形成了势力均衡之势,逐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在侵略中国问题上,德、日同过去侵华的主要国家英、法、俄争夺,列强之间矛盾加剧,美国及时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为列强所接受;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使列强认识到瓜分中国,实为下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强迫中国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采取以华制华策略,将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2)、中国社会两大矛盾,即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中国人民的斗争矛头由主要指向帝国主义转向主要指向清王朝和北洋军阀。帝国主义实行“以华治华”的侵略政策,使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侵略列强之间的民族矛盾隐入了阶级矛盾之中。
(3)、从反动政府方面看,他们已完全放弃了对外国侵略者的抵抗,对外国侵略者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
第一、清政府:《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朝统治集团完全府首听命于列强,社会上的地主阶级也不能不对洋人屈膝追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统治集团为苟延残喘,在玩弄“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同时,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第二、北洋军阀政府:不论是袁世凯,还是段祺瑞等都以帝国主义为靠山,靠出卖国家权益来换得列强的支持和扶植来维系其统治。
(4)、从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看,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著名的辛亥革命,并围绕召开国会和实施《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斗争,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未能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