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中国近代科学的起步是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而兴起的,它建立在洋务派自19世纪60年代以后相继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译书馆和广学会等不断翻译和介绍西方科技知识的基础上的,它依附于封建势力,同时中国近代科技又主要是靠翻译介绍西方科学来发展,所以,当中国要将这些学来的科学技术应用于中国各行各业的生产实践中去的时候,就又总是受制于西方侵华列强。
第二、大大落后于近代欧美。
第三、主要内容是向西方学习,同时又有一定程度的突破,涌现出了我国近代第一批科学家。。
第四、只是在局部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技术体系。
4、军事上,帝国主义侵华列强牢牢地控制着中国的国防权,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被完全置于了帝国主义侵华列强的监视之下。
(1)、根据《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中国的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此后,通商口岸延伸到哪里,列强的军舰就跟踪到哪里。
(2)、19世纪末列强掀起对华资本输出的高潮,对铁路修筑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获得了军队运输权,铁路修到哪里,列强的军队就深入到哪里。
(3)、列强纷纷将中国的周边国家作为侵华基地,又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形成了列强环嗣中国的局面。
(4)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清政府的首都京师完全处在了列强的控制之下。辛亥革命后,接替清政府统治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也与清政府一样,完全听命于和受制于外国侵略者,没有一点自己的国防自主权。
(二)20世纪初的二十年间,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程度也进一步加深了。
1、经济上,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大的发展,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1)、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使人民负担加重,更多的农民、手工业者破产; 列强掀起更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一时期也有所发展。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第一、20世纪初年至辛亥革命前夕发展的原因:
戊戌变法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采取“以华治华”的侵华策略,一方面索取赔款,扩大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地摧残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先后开展
“新玫”和“预备立宪”活动,正式承认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实业救国”的思潮进一步高涨;利润的刺激及对利润的追求;收回利权运动的开展。
第二、辛亥革命后至五四运动前夕发展的原因:
一战使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打击了殖民统治,资产阶级大受鼓舞;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政策法令和施政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
第三、影响:使资产阶级的力量发展壮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军阀,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在一些企业和地区不断发生工人罢工,无产阶级的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第四、认识:资本主义作为新兴的生产方式具有顽强生命力,一有机会就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政治民主化运动不断发展的经济基础;是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经济基础;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尤其后者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这说明,不彻底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是不可能的。
(3)、清政府已正式承认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合法地位。清政府先后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奖励实业,正式“接受”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观念;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们在极力维护封建自然经济的同时,提倡和鼓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他们实际上已经开始资产阶级化了。
2、政治上看,一方面,封建顽固势力还根深蒂固地扎根于中国政治的各个领域,他们顽固地坚持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另一方面,政治民主化已逐渐成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而且在这一历史潮流面前,封建顽固势力也不得不顺应历史的发展,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政策措施。
(1)、清政府为挽救统治,曾开展了“新政”活动和玩弄了“预备立宪”的骗局。客观上使很多封建性的东西逐渐消亡,资本主义的因素逐渐增多起来。
(2)、资产阶级的上层和中下层都设计了自己关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蓝图,并先后付诸实践,尽管都以失败告终,但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各种因素的成长。
第一、立宪派(保皇派)主张设议院,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同革命派论战;参与“预备立宪”。
第二、革命派提出了民主共和国的救国方案。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成立革命组织和政党;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反清起义;领导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
第三、民族资产阶级实业家(实业派)喊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第四、激进派喊出“民主”、“科学”的口号,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3)、北洋军阀始终披着民主共和国的外壳。尽管曾发生过袁世凯的洪宪帝制复辟和张勋复辟,但其时间是短促的。两次复辟的失败使北洋军阀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利用民主共和的招牌才能维护其统治。这在西南军阀的身上表现得最充分。
(4)广大爱国留学生的活动对中国历史进程发挥了重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