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社会主义改造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学案
文件大小: 9216KB
所属地区: 天津
学科: 历史
分类: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6-8 17:09:16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1、背景:

1)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基础上,1956年,我国初步形成了以高度集中统一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对当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重点建设的顺利进行起了重要作用,但它对地方和企业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1956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总结我国经验,以苏联为鉴戒,提出要处理好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要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力。这已开始涉及经济体制的改革。

2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整顿,对国民经济和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开始比较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成为1978年开始的第二次改革的预演。1976年,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后,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极左错误;接着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以发展生产力、搞好经济建设为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第二次改革开始了。

2、过程:

1)第一次改革的过程:

 第一、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在经济上确立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提出了工商业生产经营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能够为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工农业生产以计划生产为主体、自由生产为补充,统一市场以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的构想。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道路的重要探索。

第二、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我国进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严重泛滥起来,在所有制结构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取消个体经营,限制集体经营,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和需要,向国家经营“升级”和“穷过渡”;在分配制度上刮“共产风”,搞“一平二调”和“大锅饭”,挫伤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在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上,管理权下放过头和失度,造成经济秩序混乱。这是一次不成功的改革尝试。

第三、60年代初,为克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所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我们党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一方面,加强集中统一,搞好综合平衡,把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宏观管理权收归中央;另一方面,纠正“共产风”,实行“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取消公共食堂。当时体制改革的最大举措是农民群众探索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实行各种形式的包产到户,但毛泽东批评支持包产到户是站在地主、富农、资产阶级立场上反对社会主义。所以,包产到户的改革实验被压下去了。

第四、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中国陷入十年内乱,经济体制的变动受到运动的冲击和破坏,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2)第二次改革的过程: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随后,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在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先是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到1985年,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搞活企业,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改变流通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的分配体制和分配政策。

第二、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针对拨乱反正中的错误思潮,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第三、1992年,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强调以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了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这次大会还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特点:

1)与1956年——1976年的第一次改革相比,我国1978年以来的第二次改革的一个基本特点在于:一方面把制度与体制区分开来,在制度和方向上分清改革姓“资”姓“社”、姓“公”姓“私”问题,而在体制和发展生产力方法上解放思想,不搞改革姓什么的无谓争论;另一方面把制度与体制联系起来,坚持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以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也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的一个重要经验。

2)第一次改革的内容主要是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未能解决经济体制的深层次问题。第二次改革是重点突破式的改革,改革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始终紧紧抓住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建设这一重心,而且从一开始就触及和解决经济主体的责权利、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等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

3)第一次改革的对象主要是经济体制,对其他领域涉及不多。第二次改革是整体推进式的改革,体制改革具有广泛性和全方位性,改革的内容除了经济体制改革,还有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的改革;改革又引起生活方式、思想道德观念等方面的重大变化,促使体制转轨。

4)第一次改革的目标不够明确,改革断断续续,在改革措施上经常出现反复;从宏观上看,1978年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算不上是“改革”,而只是“改进”,不是针对计划经济的根本性改革,而是对计划经济的修补;在要不要以市场经济为补充的问题上,表现出政策的反复无常和改革目标的不确定,改革当然也就难以顺利进行。第二次改革是市场化取向的体制创新式改革,从推行市场化改革到明确的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奋斗,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定格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这既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明确的体现,也是第二次改革胜利发展的奥秘所在。

4、两次改革之间的关系:

1)第一次改革是第二次改革的重要准备,为第二次改革提供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第二次改革是对第一次改革的发展和超越。

2)邓小平改革理论体现了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越。

span>年三大改造的完成——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这次改革又分为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十年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两个阶段。

2、第二次: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