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邓小平理论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学案
文件大小: 9216KB
所属地区: 天津
学科: 历史
分类: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6-8 17:09:33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5、成败原因:

1)理论原因:第一次改革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从其方案和思路看,只能算是一种局部性体制“改进”,在广度、深度和创新性上都难以避免地带有较大的局限性。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的第二次改革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展开的,有着总体设计和可操作性方案。而且邓小平理论始终是处在发展和完善之中,因而呈现出不同于第一次改革的景观。

2)经验原因:第一次改革时期,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更缺乏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纯粹是一种探索。第二次改革则是在总结我国建国以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的基础上,在吸取苏联及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在广泛吸取西方发达国家抓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这使改革行动有了一种可比性。

3)领导原因:第一次改革时,党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犯了“左”的错误,依然把阶级矛盾当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又由于这种错误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和彻底的消除,后来发展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地步,完全偏离了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航向。第二改革时期,党的第二、三两代主要领导人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形势认识清楚,改革的政策方针适合我国国情,因而大获成功。

4)国内环境因素:改革应该在社会稳定环境中进行,改革的目的应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事关改革成败得失的一个全局性课题。第一次改革未能解决好这个课题,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第二次改革中,从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纲领等层面上为改革定了位,找到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的现实途径。

5)国际时局原因:第一次改革时,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险恶,中苏关系从出现裂痕到最终破裂,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帝国主义又不断掀起反共高潮,在武力消灭不成之后,又推行“和平演变”战略,这些因素干扰了当时领导人的决策。第二次改革时,我国国际地位已进一步提高,与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有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同苏联和东欧相比,中国经济改革所具有的特点

1、经济改革优先于政治改革。

2、比苏联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要穷得多。

3、改革起步时,多数人口从事农业;工业产出中,多数来自于中小企业。

4、从苏联学来的经济体制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分所起作用的强度不一样,作用强度最大的仅限于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即工业化了的部分,而对于分散的农业和小工业,控制的程度要低一些。这为中国改革采取渐进方式和先打外围后攻坚提供了一个空间。

5、中国经济改革的起点比苏联和东欧国家都要低。中国经济体制的主体部分在确立以后的20多年间(1956—— 1978)发生了若干的变异。改革前夕(1978年)的经济体制比20多年以前初步确立时(1956年)的经济体制在所有制上更为单一化,在经济决策上更为集中化,在经济流程上更为实物化(即在资源配置上更重视实物计划而排斥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上更为平均主义化,在对外关系上更为封闭化,在经济组织的方式上更具动员的色彩。因此,中国改革前夕的经济体制尽管可以称为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它却带有较多的军事共产主义的供给制因素。如果说改革前的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体制可以称为典型的计划经济(斯大林模式)的话,那么改革前夕的中国的经济体制则可以称为准军事共产主义的模式。如果联系到体制以外的其他因素,诸如经济改革理论准备不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低等等,中国改革的起点明显低于苏联和东欧。

6、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同经济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改革与发展(增长)同步进行,两者相互促进。改革以前的苏联和东欧,从总体上来说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属于发达国家,而中国则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仅在经济体制的转型上有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而且在经济发展的转型上有一个从习俗经济或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有一个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过程。

7、采取渐进的转轨方式,有利于降低改革的成本和风险。

十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结构的三次调整和转变。

1、转变: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从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市场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第二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单一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第三次是从九十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济转变。

2、转变原因:

1)第一次转变主要是照搬苏联模式,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建成工业化。

2)第二次转变是因为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革”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对外开放的政策。

3)第三次是因为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基础上,决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3、核心内容及结果:

1)第一次转变的内容是:实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高速度。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严重的弊病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第二次的内容是: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结果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腾飞,成就举世瞩目。

3)第三次转变的核心内容是把企业推向市场。这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迈向21世纪。

4、教训:发展工业,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经济规律,改革和变革生产关系要遵循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原则,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