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目录导航
[编号: ]自上而下的改革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学案
文件大小: 9216KB
所属地区: 重庆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历史
分类: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6-8 17:30:47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3)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另一条道路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第一、改革的发生:17、18世纪,当国外已开始出现资本主义国家,显露出了先进性,而国内资本主义因素也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之时,欧洲大陆封建专制统治也产生了危机,一些有远见的封建统治者已经看到富国强兵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首先是最具活力的商品经济。于是他们摒弃成法,奋力改革,将矛头指向早已陈旧的农奴制度和诸多限制工商业发展的旧法规,施行若干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以求“王朝中兴”,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主要有:法国路易十四改革;俄国彼得一世改革;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奥地利的“开明君主制”(特蕾西亚女皇和约瑟夫二世的改革)

第二、改革特点:改革基本上是封建统治者所推行的。由于不发生政权易手的问题,就使得改革的方式有着缓进、温和的特点,而且措施都是首先从经济方面着手实行的,一时之间极少涉及政治方面。

第三、评价及认识:以改革方式向资本主义过渡,必定是个较长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对封建制度的改造力度也比革命的方式相对要弱一些,总会留下较浓厚的残余。尤其是在政治方面。然而,改革方式也有它的长处,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很少引发大的动荡,生产进程和社会生活不会受到突然事变的影响或遭受破坏。这种相对平稳的过渡方式对生产力有着相当的保护作用。

17、18世纪欧洲大陆封建统治阶级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加强了封建专制制度,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改革的目的虽然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反映出从封建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变是不可抗拒的潮流,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亚洲国家处于衰落时期

1)在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中国、日本、朝鲜的印度都曾一度繁荣,并强化了专制统治。其中,统治中国的是清朝政府,统治日本的是德川幕府,统治朝鲜的是李成桂建立的李朝政府,统治印度的是莫卧儿帝国。这一时期亚洲主要封建国家总的发展趋势是分裂割据加强,封建国家逐渐走向衰落;在一些国家,如中国,日本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其中以日本的发展水平最高。

2)亚洲国家开始遭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掠夺。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民国家开始了对亚洲各国的侵略、掠夺活动。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控制了许多殖民据点,站稳了脚跟,法国在印度东海岸建立了本地治理等殖民据点,18世纪英国打败法国后侵占了印度的大片领土,但法国仍在印度沿海保有本地治理等几个据点。荷兰人则入侵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从葡萄牙手里夺取了马六甲、锡兰,在日本建立了贸易据点,一度侵占中国的领土台湾。

3)东西方世界的差距开始拉大

从总体上看,自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及其周边国家朝鲜、日本、印度等,虽然封建统治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其历史进程已明显落后于西方。不过,除印度由于陷于分裂而削弱了抵抗力量,遭英国殖民者侵略外,其它亚洲主要封建国家都还基本上维持着民族独立,都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消极防御政策,国家领土主权还没有受到损害。

第一、西方走到前列的原因:西欧的君主专制政府建立在与资产阶级联盟的基础上,它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对资本主义经济实行扶持和保护的政策;向海外挺进,把许多地区和国家变为自己的殖民地;文艺复兴使人们认识到了人生的价值,产生了为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人生观及奋发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及榨取行为提供了精神上的准备;宗教改革大大削弱了天主教会,并且把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从天主教的禁忌下解放出来,这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第二、东方衰落的原因有: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实行“重本抑末”的政策,打击工商业;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维持传统的教化,禁锢非正统的思想,资本主义的幼芽既得不到国家政权的扶植,也得不到舆论的声援。传统的伦理道德、纲常礼教仍然起着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武器的作用。

(四)国际关系上:世界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拉大

西欧国家开展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是本期国际关系的总体特征。在这一斗争中,西欧国家间的主要矛盾从英荷矛盾转变到英法矛盾。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