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目录导航
一轮基础复习
高一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二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三 |
人教普通版(全一册)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必修一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二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三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系列 |
人教版 北师大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选修1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2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3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4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5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6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一轮复习 |
全国通用版
二轮专题复习 |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 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演变及发展 民族融合 中国古代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和管理 东北地区 西南地区 西藏地区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史 晚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外交 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演变及与主要世界大国的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宋王安石变法 忽必烈改制 张居正改革 中国古代变法改革的综合认识 秦始皇 唐太宗 康熙帝 先师孔子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经济重心南移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赋税制度 孔子与老子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儒家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的汉字与书法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小说 中国古代的戏剧 中国古代史学 历史与历史重现 人类的起源 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 二里头文化与三星堆遗址 玛雅文明和非洲文明 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非洲和欧洲的历史文化遗产 遗产代表和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鸦片战争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抗日战争 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 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近代前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及斗争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祖国的统一大业 建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改革开放以来的多边外交活动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维新变法运动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洋务运动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化 西学东渐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罗马法 关于东西古代政治制度的比较 雅典城邦的兴起 梭伦改革 克利斯提尼改革与伯利克里改革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法国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德意志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拉美独立运动 欧洲宗教改革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 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英雄甘地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世界多极化趋势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 第三世界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华盛顿体系 近代以来至20世纪上半期国际关系中心的转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联合国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重要的国际会议 重要的国际组织 世界大国间的双边关系 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市场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大萧条” 罗斯福新政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阶段特征和发展概况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的人文主义色彩 启蒙运动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生物进化论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世界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文学的繁荣 美术的辉煌 音乐的发展与变化 影视艺术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 俄国十月革命 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英、法、美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晚明科技群英 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地质之光”李四光 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 20世纪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三轮综合复习 |
三轮综合专题 最新模拟检测试卷
特别专题与汇总 |
高考历史指导 高考历史相关汇总专题
[编号: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学案
文件大小: 9216KB
所属地区: 安徽
所属阶段: 一轮基础复习
年级:
学科: 历史
资料版本: 人教版(上)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6-9 18:10:12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8.纸币不仅比金属货币更加便于携带和流通,而且相对于金属货币,纸币可以容纳更多的信息。右图所展示的纸币应出现在(  )

A.五四运动时期

B.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C.中共开创独立领导革命道路的时期

D.长征胜利后的革命时期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列宁像和文字可以看出,该纸币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在南方建立的政权,故C项正确。

91930524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上发表文章称: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这说明当时 (  )

A.中共中央反对照搬苏俄革命的方式方法

B.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遭到了失败

C.中共中央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存在分歧

D.中共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道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材料反映的是反对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主张城市中心论,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存在分歧。

 

 

知识点三

 红军长征

10.上海《申报》的一则新闻报道中写道:赣匪因石城兴国失守,知残局不能再支,朱毛彭等股约八万放弃雩都、瑞金老巢西窜。这份报道发布的大致时间应在(  )

A20世纪30年代  B19世纪3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中朱毛彭等股约八万放弃雩都、瑞金老巢西窜等信息可知,这是对红军被迫长征的报道。红军长征始于193410月,故选A项。

11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的是(  )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C.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获得新生

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答案:C

解析:解题关键信息是雄关漫道”“19352”“从头越19351月,长征中的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纠正了倾军事路线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符合而今迈步从头越

12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下列对转危为安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

A.红军基本上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任务

B.红军赢得了发展壮大的安定环境

C.国共两党最终同仇敌忾、握手言和

D.国共对峙形势出现逆转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征胜利的意义的理解。红军长征胜利的时间是在193610月,此时日本侵华的步伐不断加快,但是国共两党还处于对峙状态,BCD三项错误,排除。故答案为A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进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秋收起义》

材料二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红旗》(19305)

材料三 井冈山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

1.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2.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3.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

4.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5.艰苦奋斗的作风。

——百度百科

(1)据材料一,分析湘赣边秋收起义后为什么要改向井冈山进军,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所说符合史实吗?请举例说明。

(3)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井冈山精神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在革命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1)①原因: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而井冈山地区敌人防御力量薄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2)不符合史实。理由: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起义进攻中心城市,使起义军遭受重大挫折。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后,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导下,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壮大和发展。

(3)①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剩余部队进入井冈山,继续革命,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对革命充满信心。开展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根据党和红军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集中解决了最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鉴于当时党内大多数同志对王明倾冒险主义在政治上的错误尚未清醒认识,决议上写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

——《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二 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毛泽东,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

——《遵义城头霞光闪》

(1)据材料一,分析遵义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决议提出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云消雾散指什么?毛泽东成为舵手指什么?拨正船头……胜利向前又指什么?

答案:(1)①主要问题:军事路线和军事指挥权问题。目的:团结党中央,避免党内分裂。说明:中国共产党处理问题策略的灵活性,反映了党已经走向成熟。

(2)①“云消雾散:纠正了倾错误的军事路线。②“舵手: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③“拨正船头……胜利向前: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课后作业——提能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

1.下列选项中属于南昌起义重要意义的是(  )

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确立了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南昌起义的意义,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秋收起义后,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C

2.泸州起义纪念碑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是为纪念杨闇公、朱德、刘伯承领导的泸州保卫战而树立的。该碑总高19.26米,基座边长12.1米,寓含泸州起义时间。这次起义被称为南昌起义的预演。这次起义(  )

A.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起义的尝试

B.表明中共工作重心转移至农村

C.宣告国共合作正式破裂

D.贯彻执行八七会议总方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泸州起义的时间是1926121日。1927年中共开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B项错误;C项发生在1927年,故不正确;八七会议召开于1927年,D项错误。根据这次起义被称为南昌起义的预演和南昌起义的意义可知,A项正确。

3.中共某一文件中提出以下斗争口号:暴动实行耕者有其田”“暴动组织农民革命军”“暴动打倒叛党叛国的汪精卫。该文件可能出现于(  )

A1919年     B1921

C1924年          D1927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暴动实行耕者有其田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主要的革命任务是打土豪,分田地,进行土地革命;由材料暴动组织农民革命军可以看出,中共已经组织工农武装;由暴动打倒叛党叛国的汪精卫可知,此时汪精卫已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因此该文件可能出现于1927年。答案为D

4.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发展方向。对下图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答案:C

解析:从图中来看,从1927年到1928年中共党员构成中,农民的比例从19%发展到72%,工人的比例从50%减少到15%,这是因为这个阶段革命的中心从城市转到农村,故C项正确;AB项的工作重心都是在城市,故排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故排除D项。

5.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

D.中国革命不能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新民主革命道路的理解,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关键信息是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据此可知应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在苏维埃政权领域内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和他们的家属……在十六岁以上皆享有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直接选派代表参加各级工农兵会议(苏维埃)的大会,讨论和决定一切国家的地方的政治事务。对这一规定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苏维埃政府完全仿照苏俄模式

B.说明政权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C.实行代议制和直接民主的方式

D.政权代表了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

答案:B

解析:A项从题干中无法得出,排除;其内容属于间接民主范畴,C项错误,排除;苏维埃政权不代表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利益,D项错误,排除。根据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讨论和决定一切国家的地方的政治事务可知,苏维埃政权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答案为B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