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政策:绥靖政策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教案
文件大小: 9216KB
所属地区: 宁夏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历史
资料版本: 人教版(上)
章: 第二单元 文明的起源
节: 第一课 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6-18 18:01:38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1)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英法推行哪一政策有关?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并指出这一政策导致的最终后果。(9)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历史启示?(6)

解析:(1)问,英法在二战前极力推行绥靖政策,其原因从避战自保”“祸水东引等方面分析。第(2)问,从纵容侵略所导致的悲剧和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概括启示所在。

答案(1)政策:绥靖政策。

原因:英法等国流行和平主义思潮,认为一战后对德国的制裁过于苛刻;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自保,并将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后果: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2)启示:对侵略和扩张行为不能姑息纵容,也不能牺牲他国来保全自己;和平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维护,要警惕历史悲剧重演。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斯大林格勒会战后,希特勒为了挽回颓势,调集东线的精锐部队,于19437月在苏德战场上发动了第三次夏季攻势。在库尔斯克100多公里长的狭窄地段,以90万兵力,配备了近2 700辆坦克,上万门火炮和2 000多架飞机,实行重点进攻,企图再次夺回战场主动权。由于1943年夏季苏军在兵员和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上已占优势,事前又获悉了德军的意图和可能进攻的具体时间,所以不像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那样被迫应战,而是事先行动,调集了133万兵力,3 400多辆坦克,近2万门火炮和2 100多架飞机,还在后方集中了大量预备队待命。

战役从75日开始到823日结束。712日在普罗霍罗夫卡发生了二战中最大的坦克战,双方投入了约1 200辆坦克。德军损失惨重,战役由此转折,苏军经过50天浴血奋战,歼灭德军约12万人,坦克师和机械化师约1/3。从此,苏军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并展开全线反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库尔斯克会战苏军胜利的原因。(8)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库尔斯克会战苏军胜利的影响。(7)

解析:从战前准备、物资装备、作战信息等方面分析苏军胜利的原因;从战略主动权以及对二战整体战局的影响方面分析该战役的影响。

答案(1)原因:苏军在兵员和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上已占优势;苏军事前获悉德军的意图和可能进攻的具体时间,知己知彼;苏军备战较为充分;德军在斯大林格勒会战损失惨重。

(2)影响:苏军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加速了德军的败亡;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这实际上成为美国处理有关战后世界安排问题上的指导性文件。罗斯福政府强调《大西洋宪章》的原则适用于全世界,要英、法等放弃殖民统治,按民族自决的原则来解决殖民地问题,这引起丘吉尔的很大不满和抵制。戴高乐则指出罗斯福是要使和平成为美国的和平。但随着战后英国认为苏联成了自由世界的致命危险,便积极借助美国与之抗衡,于是英、美有了共同的战略利益。法国在这样的情况下也终于不得不与美国协调了政策。但是在苏联方面,情况就不同了。苏联当然也非常希望有战后持久的和平、安全和繁荣,但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则有不同于美国的考虑。苏联宣布接受《大西洋宪章》的原则并将其作为反法西斯联盟的共同纲领,同时指出,这些原则的实际运用必须与各国的状况、需要和历史特点相适应,强调各国人民有权建立其认为合理和必要的社会制度和政府形式等。

——摘编自黄正柏《美苏冷战争霸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英、法和苏联对《大西洋宪章》的态度有何异同?(9)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大西洋宪章》作一简要评价。(6)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西洋宪章》。第(1)问,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英、法和苏联都接受了《大西洋宪章》,但苏联显然有所保留,对美国始终保持警戒。第(2)问,可从积极性和消极性方面评价《大西洋宪章》。

答案(1)同:都对《大西洋宪章》存有异议,但最终都选择接受。异:英、法、美在实现目标的方式上基本一致,而苏联却有不同于美国的考虑,主张《大西洋宪章》的原则在运用中必须与各国的状况、需要和历史特点相适应。

(2)《大西洋宪章》的通过,一方面有利于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联合打败法西斯国家,建立和平、民主、繁荣的战后新世界;另一方面这是美国主导下的世界和平,反映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纽伦堡法庭宪章规定,所有英、美、法、苏四国法官到齐才能开庭,为保证正常开庭,每名法官都配备了预备法官;东京法庭拥有十一国法官,约为纽伦堡法庭的3倍,为提高审判效率,东京法庭宪章规定,只要过半数的法官出席法庭即可开庭,而且不设预备法官。纽伦堡法庭宪章规定,法庭的决定需获法官多数通过,如出现赞成票和反对票相等,则以庭长的意见为准;东京法庭宪章规定,法庭的所有决定只要获得出席法官半数以上的支持即获得通过。纽伦堡法庭宪章规定,参加审判的四国各任命一名首席检察官,平等参加审判,议事采用合议制,即多数决定方式;东京法庭宪章规定首席检察官由盟军最高统帅任命,其他国家指派参加审判的检察官为助理检察官,其职责仅仅是协助首席检察官工作,这就造成了美国的大权独揽。东京法庭宪章在违反和平罪的定义中,将侵略战争不论是否经过宣战都认定为侵略战争,将日本发动的不宣而战的侵略战争纳入追究对象。

——摘编自《东京审判与中国》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东京法庭宪章与纽伦堡法庭宪章在内容上的差异。(8)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所述东京法庭宪章规定的意义及其造成的后果。(7)

解析:(1)问,从东京法庭宪章的内容入手,从开庭条件、法官判决、检察官职权、战争罪行的认定等方面作答。第(2)问,要求回答材料所述东京法庭宪章规定的意义和后果,这就要求考生从材料提供的宪章的内容入手。意义从审判效率、侵略战争的认定方面作答;后果从战后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复活入手作答。

答案(1)差异:东京法庭不设预备法官,过半数法官而不是全体法官出庭即可开庭;东京法庭判定以出庭法官过半数支持而不是法官多数支持为效;东京法庭首席检察官起决定作用而不是各国检察官平等审判;东京法庭规定侵略战争无论是否宣战都认定为侵略战争。

(2)意义:提高了审判效率;将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纳入追究对象。后果:美国在审判中大权独揽,出于自身利益和战略需要,没有追究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这为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复活提供了政治基础和精神支柱。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