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首页——>>资源平台——>>历史——>>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港澳台页面)
历史 初中同步 中考 高中同步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考 学科竞赛 自主招生 其他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目录导航
一轮基础复习
高一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二 |
人教普通版(上) 人教普通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高三 |
人教普通版(全一册) 北师大版(上) 北师大版(下)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必修一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二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必修三 |
北师大版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系列 |
人教版 北师大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选修1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2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3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4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5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选修6 |
标准实验版 大象版 人民版 岳麓版 北师大版 人教新课标
一轮复习 |
全国通用版
二轮专题复习 |
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必修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必修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必修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必修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必修1--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必修1--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必修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必修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必修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必修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必修2--新航道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必修2--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必修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必修2--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必修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必修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必修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必修3--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必修3--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必修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必修3--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必修3--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三轮综合复习 |
三轮综合专题 最新模拟检测试卷
特别专题与汇总 |
学业水平测试考前指导 学业水平测试相关汇总专题
[编号: ]第23课 改革开放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学案
文件大小: 10752KB
所属地区: 港澳台
所属阶段: 三轮综合复习
学科: 历史
专题/考点:
上传用户: 家教网0914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10-16 13:09:46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23  改革开放

知道:

1、   “经济特区”:

1)          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基本国策。

2)          设立: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 和厦门试办“经济特区”,积极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          意 义: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中的一项创举。

2、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经过10多年建设,基本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 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浦东开发开放的时间:1990年4

理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

2)开始:1978年底、1979年初,安徽、四川的部分农民自发试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在邓小平等领导支持下迅速推广到全国农村。

3)确定: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家庭联产承包为 主的责任制”写入宪法,作为农村的基本经营管理体制确定下来。

4)意义: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 一次重大变革。②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24  一 国两制

知道:

1、中英 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198412月签署,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7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2、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874月签署,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12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3、香港、澳门回归及首任行政长官:1997年7119991220董建 华和何厚铧任第一任行政长官。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处理两岸关系;

5、1993年“汪辜会谈”标志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6、《反分 裂国家法》20053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以国家大法维护台湾地区 的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理解:

一国两制的提出及其内涵

1)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 央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一国两制的内涵:①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②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③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5  初 登国际舞台

知道:

1、日内瓦会议:1954年,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2、万隆会议及其特点:

1)召开:19554月,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代表汇聚印度尼西亚万隆

2)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中国在会议上发挥的作用:中国倡导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推动了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 的理解和信任,推动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使会议取得了成功。

理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 的封锁遏制,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内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政策。

2)提出:20世纪50年代初,在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过程中,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内容: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意义:①这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②它是对当代国际 关系的重大贡献。由于它所主张的主权国家一律平等、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共处的原则,适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反映了各国人民共同愿望,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共 同接受的指导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26  外 交舞台的拓展

知道:

1、重返联合国:

1)背景: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奉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蒋介石集团继续占据联合国的中国席位。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目 标。②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在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中同发展中国家 建立了友好关系。60年代 以后,这些国家积极支持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标志1971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意义:中国重新参与联合国事务,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的中坚力量。随着综合国力的 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联合国框架内承担的义务越来越多,为推动联合国的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标志:19722月,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的发表

2)中 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时间:1979年11

②       中美建交三 原则:同台湾断绝外交关系,从台湾撤军,美国废除同台湾的共同防御条约

3、中日建交: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签署《联合声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7  新 时期对外关系

知道:

1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

2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

32001年,中国被接纳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4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