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答案
(总分: 100 分)
查看试题
一、单选题。(共 30 分)
1. ( 2分) 答案:A
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心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所以B和C正确.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射向凹透镜另一侧的光线因为发散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所以D正确.经过凹透镜焦点的入射光线并不会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而应是更加远离主光轴的方向射出,A错.
2. ( 2分) 答案:A
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并且在目镜的焦点以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 ( 2分) 答案:B
解此类题需知道远视眼的成因,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物体,能看清远处物体,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所以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所以A、C、D项都是错误的,为了矫正远视眼要配戴凸透镜,所以B选项正确.
4. ( 2分) B
5. ( 2分) C
6. ( 2分) 答案:C;A
解此类题时需从题干中读取出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来正确回答.
7. ( 2分) D
8. ( 2分) 答案:B
甲成像较乙成的像大,所以物距更小,像距更大,A错,B正确.
9. ( 2分) 答案:D
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大都不是光源,它们不能发光,但可以反光,A错.在夜晚灯光下也可看到物体,B错.用潜望镜看物体,物体与眼睛不在同一直线上,C错.
10. ( 2分) B
11. ( 2分) 答案:A
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阳光下电线杆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患近视眼的同学应带凹透镜来矫正视力,是光的折射现象,用凸透镜对着太阳取火,把太阳光会聚,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答案符合题意.
12. ( 2分) 答案:B
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之前,说明晶状体太厚了,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强.因此,在眼睛前应该放一个凹透镜,把光线发散一些,像便可成在视网膜前,矫正光路图如图所示.
13. ( 2分) 答案:C
幻灯原理,f<u<2f,v>2f.本题u=25cm,代入f<25cm<2f即f<25cm,2f>25cm,解得12.5cm<f<25cm,题中只有C答案符合.
14. ( 4分) 答案:C;D;A;B
A——③;B——④;C——①;D——②
二、填空题。(共 30 分)
15. ( 1分) 答案:凸透
由图可以看出,来自远方的光经过眼球的折射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说明眼球的折光能力减弱了,这个人是远视眼,应当加具有会聚作用的透镜即凸透镜加以娇正.
16. ( 1分) 答案:凸
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通过透镜后平行光成为一个亮点,说明该透镜具有会聚作用,应是凸透镜.
17. ( 1分) 5
18. ( 2分) 靠近,变小
19. ( 2分) 实,虚
20. ( 4分) 答案:凸透镜,小于,虚,靠近
如图所示,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下:物在1位置时,像比物体小,物体靠近透镜,在2位置时,像稍稍大一些,离透镜稍稍远一些,但像仍比物体小,物体在2f时,即3位置,实像也在2f处,物距与像距相等,此时物、像等大,物在4位置时,所成实像比原来又大些,此时己是放大实像,物体在焦点上,打出的是平行光,不成像.当物体在焦点内5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己不成实像,此时像与物体同侧,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表格如下:
用放大镜看物体,成的是虚像,物体必须在f之内,且物体越靠近焦点,得到的虚像越大.
21. ( 4分) 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直线传播
22. ( 6分) 答案:a;c;e;b;d;c
潜望镜是用平面镜来改变光路并成像的.太阳灶用凹镜来会聚太阳光线;老花镜是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来矫正远视眼;汽车观后镜利用凸镜的发散作用使视野开阔.近视眼镜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矫正近视眼;耳科额镜利用凹镜的会聚作用照亮耳内.
23. ( 9分) 答案:凸,目,正立,放大,物,倒立,放大,放大,50
知道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是做此题的关键.
三、多选题。(共 20 分)
24. ( 2分) 答案:AB
解此题需清楚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积,物镜成放大实像,而目镜成放大虚像.
25. ( 3分) 答案:AC
晶状体越厚,对光的偏折能力越强,此时视网膜接受的是近处物体射来的光线;反之,晶状体越薄,对光的偏折能力越弱,视网膜接受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
26. ( 3分) 答案:AD
带拍照功能的手机,相当于在手机上附加了一个微型照相机,同照相机一样,它也是利用凸透镜成一个缩小的实像.手机的摄像头越靠近物体,在显示屏上所成的像越大,但所拍摄的范围越小.
27. ( 3分) 答案:BC
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靠近物体的称之为物镜,另一个称之为目镜,物体首先由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物镜成像原理相当于幻灯机,目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放大镜原理.
28. ( 3分) 答案:AC
理解和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