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保护
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3)调节基础:负反馈调节。 (4)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5)两种类型的比较
项目
|
抵抗力稳定性
|
恢复力稳定性
|
区别
|
实质
|
保持自身的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
|
恢复自身的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
|
核心
|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
影响
因素
|
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
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
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小,营养结
构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
二者联系
|
①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弱,反之亦然;② 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 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图所示:
|
(6)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①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
②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 与功能的协调。
2.
人口增长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①现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②前景:人口基数大,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持续增长。
③目标:2020 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 14.5 亿以内;21 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以后, 将开始缓慢下降。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②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
③环境污染加剧等。
(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①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②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③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④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⑤推进生态农业。
3.
全球性环境问题
(1)
列举环境问题
(2)
不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连线)
4.
生物多样性
(1)
生物多样性的范围:生物圈内。
(2)
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①基因多样性: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②物种多样性: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3)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连线)
(4)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①就地保护:主要是指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②易地保护: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
③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④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5.
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1)
内涵:追求的是自然、社会、经济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2)
实现措施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保护环境和资源。
③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