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首页——>>资源平台——>>生物——>>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湖北页面)
生物 初中同步 中考 高中同步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考 学科竞赛 自主招生 其他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目录导航
一轮基础复习
高一 |
沪科版(第一册) 人教普通版
高二 |
沪科版(第二册) 人教普通版
高三 |
沪科版(第三册) 人教普通版
必修一 |
中图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教版 人教版
必修二 |
中图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教版 人教版
必修三 |
中图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教版 人教版
选修系列 |
人教版 中图版 浙教版 苏教版
选修1 |
中图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教版 人教版
选修2 |
中图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教版 人教版
选修3 |
中图版 沪科版 浙科版 苏教版 人教版
一轮复习 |
全国通用版
二轮专题复习 |
必修1分子与细胞专题--细胞的分子组成 必修1分子与细胞专题--细胞的结构 必修1分子与细胞专题--细胞的代谢 必修1分子与细胞专题--细胞的增殖 必修1分子与细胞专题--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必修1分子与细胞专题--实验 必修2遗传与进化专题--遗传的细胞基础 必修2遗传与进化专题--遗传的分子基础 必修2遗传与进化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 必修2遗传与进化专题--生物的变异 必修2遗传与进化专题--人类遗传病 必修2遗传与进化专题--生物的进化 必修2遗传与进化专题--实验 必修3稳态与环境专题--植物的激素调节 必修3稳态与环境专题--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必修3稳态与环境专题--人体的内循环与稳态 必修3稳态与环境专题--种群和群落 必修3稳态与环境专题--生态系统 必修3稳态与环境专题--生态环境的保护 必修3稳态与环境专题--实验
三轮综合复习 |
三轮综合专题 最新模拟检测试卷
特别专题与汇总 |
学业水平测试考前指导 学业水平测试相关汇总专题
[编号: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课时练
文件大小: 10752KB
所属地区: 湖北
所属阶段: 一轮基础复习
年级: 高二
学科: 生物
资料版本: 沪科版(第二册)
上传用户: 家教网523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2-5-30 17:09:43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一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处理

杂交自交选优自交

用射线、激光、

化学药物处理

用秋水仙素处理

萌发后的种子或幼苗

花药离体培养

原理

基因重组,

组合优良性状

人工诱发基因

突变

破坏纺锤体的形成,

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诱导花粉直接发育,

再用秋水仙素

方法简单,

可预见强,

但周期长

加速育种,改良性状,但有利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

器官大,营养物质

含量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缩短育种年限,

但方法复杂,

成活率较低

例子

水稻的育种

高产量青霉素菌株

无子西瓜

抗病植株的育成

 

第二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六、基因工程

1、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原理:基因重组

        3、结果: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

二、基因工程的工具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1)特点:具有专一性和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2)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4)例子:EcoRI限制酶能专一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

         (黏性末端)        (黏性末端)

5)切割结果:产生2个带有黏性末端的DNA片断。

6)作用: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切割工具,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对自己的DNA无损害。

注:黏性末端即指被限制酶切割后露出的碱基能互补配对。

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1)作用:将互补配对的两个黏性末端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DNA分子。

(2)连接部位:磷酸二酯键

3、基因的运载体

1)定义:能将外源基因送入细胞的工具就是运载体。

2)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1、提取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

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转基因抗虫棉、耐贮存番茄、耐盐碱棉花、抗除草作物、转基因奶牛、超级绵羊等等

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血栓剂、凝血因子、疫苗

3、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超级细菌

五、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两种观点是:1、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

            2、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应该大范围推广。

 

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杂交育种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分离   C.基因自由组合         D.基因突变

2、在动物的育种中,用一定剂量的X射线处理精巢,渴望获得大量变异个体.这是因为

A.合子都是纯合子                      B.诱发雄配子发生了高频率的基因突变 

C.诱导发生了大量的染色体变异          D.提高了基因的重组

3、利用激光对DNA进行修复,生物学上称之为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互换          D.染色体变异

4、诱变育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用射线或激光照射            B.花药离体培养      

C.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D.人工杂交

5、人类能遗传的基因突变,常发生在

A.减数第二次分裂                  B.四分体时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D.有丝分裂间期

6、纯合高秆(D)抗病(E)水稻和纯合矮秆(d)染病(e)水稻两个纯合子作亲本杂交,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

A1/16               B2/16        C3/16               D4/16

7、某科学工作者把兔子的血红蛋白的信使RNA加入到大肠杆菌的提取液中,在这个细胞的合成系统中能合成兔子的血红蛋白,这个事实说明

A.蛋白质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           B.各种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C.兔子和大肠杆菌的基因发生了重组         D.兔子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8、基因工程中常作为基因的运载体的一组结构是

A.质粒、线粒体、噬菌体                  B.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C.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D.细菌、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9DNA连接酶的重要功能是

ADNA复制时母链与子链之间形成氢键       B.黏性末端碱基之间形成氢键

C.两条DNA末端之间的缝隙连接起来         DABC都不正确

10、在基因工程中用来修饰改造生物基因的工具是

A.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B.限制酶和水解酶

C.限制酶和运载体                       D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11、下列不属于基因工程应用的是

A.培养出抗烟草花叶病的番茄植株           B.在大肠杆菌中获取人的干扰素

C.培养出兼有鲤鱼与鲫鱼特点的鲤鲫移核鱼   D.利用工程菌生产乙肝疫苗

12.不属于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药物是

A.干扰素            B.伤寒疫苗        C.青霉素         D.溶血栓剂

答案1-12CBAAC     ABCCA    CC

 

 

第七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理论要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2、进步性:认为生物是进化的。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理论要点:自然选择(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2、进步性: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

3、局限性:

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自然选择对可遗传的变异如何起作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平)

三、现代达尔文主义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1、种群:

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特点:不仅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而且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3、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按定义计算:

1:从某个群体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306010个,则:
基因型A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型Aa的频率为 ______;基因型 aa的频率为 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
基因a的频率为 ______

答案:30%  60%  10%  60%  40% 

某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 它的纯合子的频率 +  ?杂合子频率

例:某个群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0% ,则: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 ______

答案: 60%  40%

(二)突变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四)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隔离是物种形成机制

1、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隔离:

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生殖隔离:指不同种群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产生不可育的后代。

3、物种的形成:

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地理隔离(长期)生殖隔离 

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

物种形成的3个环节:

1、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3、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1、地球上的生物是从单细胞多细胞,从简单复杂,从水生陆生,从低级高级逐渐进化而来的。

2、真核细胞出现后,出现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从而出现了有性生殖,使由于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量大大增加,所以生物进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二、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生物不断进化的结果;而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又加速了生物的进化。

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是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生物的新类型

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2、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越来越差,其原因是

A.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B.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C.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3、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      C.获得性遗传       D.自然选择

4、果蝇多是有翅的,但后来产生了残翅的类型,这些类型的个体在森林中难以生存,但在海岛上生活得很好,这说明

A.突变是有害的                         B.突变是有利的    

C.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决定于环境条件       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题都是有利的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

A.获得性遗传       B. 用尽废退学说     C.自然选择学说     D.中性学说

6、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条河流中的全部的鱼             B.一个森林中的全部的蛇

C.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的蒲公英         D.一块农田中的全部的杂草

7、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

8、在果蝇中,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是105,对于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108个个体),却有107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则每个果蝇大约有多少个基因?

A05 ×104          B104                                       C2×104                 D4×104

9、下列表示进化关系的各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厌氧需氧B.无性生殖有性生殖C.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D.需氧厌氧

10、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A.黄色×黄色黄色、绿色    B.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    C.猫叫综合征    D.无籽西瓜

11、马(2N=64)和驴(2N=62)杂交形成的骡子是高度不育的,这说明马和驴之间

A.染色体不能共存                     B.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C.存在着生殖隔离现象                 D.遗传物质有本质的区别

答案1-11DDDCC   CCBDA    C

 

 

必修3

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记忆     

一、细胞的生存环境:

1、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包括细胞内液(约占2/3)和细胞外液(约占1/3)。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的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血浆   组织液淋巴血浆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内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血浆中酸碱度(PH):7.35---7.45,调节的试剂: 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5、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血浆渗透压):770kPa。

6、人体正常的温度:370C左右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但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健康人血液的pH总是维持在7.35~7.45之间,这是由于    

A.人体内含有大量水分       B.血液中NaCl的含量保持恒定不变

C.人体排出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部分溶解在血液中

D.血浆中含有HCO3—-和HPO42—等离子

2、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二氧化碳和氧 ④Na  ⑤血浆蛋白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

3、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      B.血浆、消化     C.淋巴、组织液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4、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的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5、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                          

A.淋巴液    B.组织液   C.血浆    D.唾液

6、人体的体液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液和消化液    B.尿液、汗液属于体液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7、体液含量较多的是                                      

A.血浆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组织液

8、对内环境的论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指的是体液      B.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

C.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  D.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浆和体腔液

9、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A.细胞外液  B.血浆    C.组织液    D.淋巴

10、血浆的主要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                 

A.蛋白质    B.水      C.无机盐      D.葡萄糖

1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主要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是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1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

13、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细胞代谢紊乱  B.pH值上升   C.糖尿病    D.渗透压上升

14、人体在剧烈运动后,血液的pH值在正常范围内将会有所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不能确定

15、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由于  

A.机体完善的体温调节结构和功能实现的结果    B.机体散热的结果

C.机体产热的结果                            D.运动的结果

16、人的体温正常情况下会产生一些波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B.人是变温动物

C.体温昼夜差别不超过1℃  D.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调节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的结果

17、人体各部分的温度略有不同,真正的体温是                 

A.口腔温度    B.人体内部温度   C.直肠温度    D.腋窝温度

18、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取一些辅助治疗措施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适当撤减衣被                    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二、非选择题

19、根据下面的图解回答有关问题:

 

(1)内环境主要是由                                   等组成的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其                               保持相对稳定性。

(2)图中①为              ;②为                 ;③为                

(3)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④为                   ;⑤为                 

(4)用简明短语表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⑥                           

20、关于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研究,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推测,内环境的稳定主要依赖于           的调节。美国生理学家坎农认为内环境的稳态是在                      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普通认为,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考点记忆

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

2.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特点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内负外正);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内正外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标准(即兴奋传到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流动的方向相同)。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形式: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5.兴奋在突触传导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过程,所以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速度比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

6.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①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的脑(大脑、脑干、小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其中大脑皮层的中枢是最高司令部,可以调节以下神经中枢活动

②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③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伤会导致特有的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伤,患运动性失语症H(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伤,患听觉性失语症;W区(书写中枢)受损伤,患失写症;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伤,患者能看见,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

二、通过激素的调节

1.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激素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称激素调节。(1)甲状腺激素:促进糖和脂肪氧化分解,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2)胰岛素:调节代谢,降低血糖。是唯一一种降低血糖的激素。(3)胰高血糖素:调节代谢,使血糖升高。(4)雄性激素:维持和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5)雌性激素:维持和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6)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影响代谢。

2.血糖平衡的调节

①血糖正常值08-12g/L(80-120mg/dl)

  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元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去向:血糖氧化分解为CO2 、H2O和能量;血糖合成肝糖元、肌糖元 (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②血糖平衡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③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它们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

3.激素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 → 促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激素的释放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激素→ 甲状腺(肾上腺、性腺)→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性激素)

下丘脑有枢纽作用(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节

4.体温调节

寒冷刺激→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注: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是反馈调节。

人体寒冷时机体也会发生变化;全身发抖(骨骼肌收缩)、起鸡皮疙的(毛细血管收缩)

 5.水盐平衡调节: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增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

6.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a、特点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b、联系:二者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四、免疫调节

1.免疫系统的组成: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测和清除的功能

3.抗原与抗体:

   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专门抗击相应抗原的蛋白质。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4.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注: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5.体液免疫的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少数→→→→→→↓           记忆B细胞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 浆细胞→→抗体(与抗原结合)

            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6.浆细胞来自于B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B细胞的作用:可以在抗原消失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产生抗体。因此二次免疫的作用更强,速度更快,产生抗体的数目更多,作用更持久

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7.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记忆T细胞

侵入细胞的抗原→→T细胞→→→→→ 

                                       效应T细胞

效应T细胞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

暴露的抗原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8.对抗原作用的细胞分类: = 1 \* GB3 \* MERGEFORMAT 处理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 = 2 \* GB3 \* MERGEFORMAT 识别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 3 \* GB3 \* MERGEFORMAT 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 4 \* GB3 \* MERGEFORMAT 呈递抗原的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

 

9.免疫系统疾病:

   免疫过强    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

            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免疫过弱:如艾滋病(AIDS)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a、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遗传物质是RNA

    b主要是破坏人体的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

    c、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10.免疫学的应用:

   a、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

   b、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

   c、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T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巩固练习

1、关于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

B.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依靠一种化学物质——递质来传导

C.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轴突与另一个神经元轴突之间相互传递

D.兴奋可以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2、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实现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3、在反射弧中,能够对刺激起分析和综合作用的是                  

A.传入神经  B.效应器    C.感受器    D.神经中枢

4、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5、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最高级中枢是                              

A.大脑两半球    B.脑    C.中枢神经系统    D.大脑皮层

6、人体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7、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不产卵,如取同种鱼的脑下垂体研碎注入鱼体内,可促其产卵,这主要是利用垂体中含有的    

A.性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促性腺激素    D.肾上腺素 

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分泌腺所分泌的物质的是          

A.唾液    B.生长激素    C.胰岛素    D.雌性激素

9、哺乳动物的性腺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性激素是             

A.核酸    B.蛋白质    C.糖类    D.固醇类

10、下列哪一项不是胰岛素的功能                         

A.促进血糖转变成脂肪    B.促进肝糖原合成

C.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抑制肝糖原分解

11、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                    

A.抗体    B.抗原    C.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12、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13、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免疫属于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

14、器官移植时降低排斥作用的措施是                       

A.使接受者处于无菌环境      B.降低淋巴细胞的数量

C.用X射线照射被移植器官    D.用加快有丝分裂的药物

15、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共有的特点是              

A.产生抗体          B.产生记忆细胞

C.导致靶细胞破裂    D.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16、艾滋病属于                                          

A.一种免疫缺陷症    B.一种自身的免疫病

C.免疫机能过高      D.免疫机能过低

二、简答题

17、图甲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O—<”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f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a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c称为          

(2)若刺激图甲中b点,图中                                 点可产生兴奋。

(3)由图甲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              相接触而形成突触。

(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并经过               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                         融合,将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引起图乙中的B细胞产生                    ,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18.右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的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C表示的激素是                                               

其生理作用是                                                        

它对下丘脑和垂体起                          作用。

B表示         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是                                 

                               A表示                            

其作用是                                                        

(2)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要原料,缺碘病人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通过反馈调节使血液中激素AB的浓度                        ,从而使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肿大。 (3)若切除动物的垂体,血液中激素B的浓度会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