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2015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碳酸钠可用于制玻璃,其俗称是
A.生石灰 B.小苏打 C.烧碱 D.纯碱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白醋 B.液氮 C.白酒 D.苏打水
4.人体内的下列体液中,呈酸性的是
A.血浆(pH 7.35~7.45) B. 胆汁(pH 7.1~7.3)
C.胃液(pH 0.9~1.5) D.胰液(pH 7. 5~8.0)
5.施加尿素[CO(NH2)2]有助于促进农作物的茎、叶生长。尿素属于
A. 磷肥 B. 钾肥 C. 复合肥 D. 氮肥
6.工业上利用化学反应Na2SO4 + BaCl2 BaSO4↓+ 2NaCl进行食盐精制。此反应属于
A.置换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7.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
C.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D.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
8.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A.电器短路起火,立即切断电源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室内发生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9.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4 D. +6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液氮用作制冷剂 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
C.氧气用于气焊 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11.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氧气助燃,氢气可燃——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B.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
C.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变大
D.液氧气化——分子不断运动且间隔变大
12.下列说法中,不利于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A.在铁制品表面刷漆 B.将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C.回收铝制饮料罐 D.用塑料代替合金制造汽车部件
13. 某病人静脉注射了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 g,其中含葡萄糖(C6H12O6)的质量是
A.125 g B.100 g C.50 g D. 25 g
14.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洗衣后的水用于洁厕,节约水资源
B.食用霉变大米或面粉,杜绝浪费现象
C.将菜刀用食盐水擦拭后存放,防止其生锈
D. 尽可能使用一次性木筷,保证饮食卫生
1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原理或使用方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通过降低温度灭火
B.通过隔绝可燃物与空气灭火
C.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
D.可用于扑救燃着的纸质图书或档案
16.下列有关实验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加入过量石灰水
B.鉴别稀盐酸和石灰水,分别滴加Na2CO3溶液
C.检验NaOH溶液是否显碱性,滴加酚酞溶液
D.分离CO和CO2,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加足量稀硫酸
17.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利用它与液氨的反应可减少其排放。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反应前 反应后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反应中涉及到的含氮化合物有3种
C.发生反应的液氨和一氧化氮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参加反应的液氨与生成水的质量比为17∶18
18.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NaOH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液体温度升高 说明该反应放热
B 向黑色粉末中加入某无色溶液 产生大量气泡 黑色粉末一定是铁粉
C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某物质 溶液变浑浊 某物质一定是氧化钙
D 将一半用水润湿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充满CO2的广口瓶中 紫色石蕊小花干的一半不变红,湿的一半变红 CO2与H2O发生了化学反应
19.已知:2Na2S + 2H2O + 5SO2 4NaHSO3 + 3S↓。向一定量的Na2S溶液中通入SO2,下列图像表示某些量随SO2质量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 (不考虑SO2与水的反应及SO2的溶解)
A B C D
20.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7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各盛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固体均完全溶解,降温到50℃,观察到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温到50℃时,乙的溶液中不一定有固体析出
B.70℃时所得甲和乙的溶液一定都是不饱和溶液
C.若从50℃再降温到30℃,甲和乙的溶液均继续析出固体
D.降温到30℃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17个小题,共60分)
〖生活现象解释〗
21. (3分)“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会让我们更健康。
(1)除水以外,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素是来源于谷物、薯类等食物的______(填字母序号)。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2)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可以适量多吃含______元素的食品。
(3)生活中的下列饮食习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低油、控盐 B.不偏食、不挑食 C.常喝牛奶或豆浆
22.(2分)服装的面料会影响人们穿着的舒适程度。
(1)右图所示的服装材料成份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__。
(2)棉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其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棉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
23.(3分)材料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居住条件
(1)下列居室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塑料百叶窗 B. 钢制防盗门 C. 实木地板
(2)新装修的房间内可放置活性炭净化空气,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作用。
(3)氢氧化钙常用作建筑材料,因为其吸收二氧化碳会变坚固,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4.(3分)人类生活需消耗大量的能源。
(1)汽油燃烧为汽车提供动力,用于提炼汽油的化石燃料是______。
(2)“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O,可用作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为解决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的问题,需要开发其他能源,如______(填一种即可)。
25.(3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水。
(1)自然界的水是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用肥皂清洗衣物时,若水中只产生少许泡沫并出现浮渣,则可判断所用的水是 (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常采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6.(3分)家用清洁剂在使用时有不同的注意事项。
(1)厨房用的重油污清洗剂(主要成分之一是NaOH)使用时应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其原因是 。
(2)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使用时不宜接触非瓷表面,如大理石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 。
(3)洁厕灵与84消毒液(主要成份是NaClO)不能混用,因为二者混合后能产生一种有毒气体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 + 2HCl A + H2O +Cl2↑,推断A物质的化学式是 。
27.(3分)金属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铜火锅主要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 。
(2)铜制品与铁制品相比,铁制品更易生锈,原因是铁的性质比铜 (填“活泼”或“不活泼”)。
(3) 铜制品若长时间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会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其中铜、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科普阅读理解〗
28.(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锂电池是指电极材料含金属锂或含锂化合物、使用非水溶液做离子导体的电池。最早出现的锂电池利用化学反应Li+MnO2 LiMnO2提供电能。
银白色的金属锂是所有金属中最轻的一种,它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就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成氧化锂;锂还能和水剧烈反应变成氢氧化锂(LiOH),同时放出一种可燃性气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锂电池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一类新型锂电池——锂离子电池大量应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家用小电器上。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构成,正极材料(如石墨)和负极材料(如LiCoO2)均能传导电子,电解液在正、负两极之间起输运离子、传导电流的作用。锂离子电池采用一种类似摇椅式的工作原理,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间来回穿梭,从一边“摇”到另一边,往复循环,实现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由于锂离子电池中包含的电解液多含有机物,普遍存在易燃问题,在过充、过放、短路及热冲击等滥用的状态下,电池温度迅速升高,常常会导致电池起火,甚至爆炸。因此,目前大多数数码产品都会配备相应的保护元件,当检测到电池到达满电状态,会自动切断充电电路。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锂电池放电时,将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转化成 能。
(2)锂离子电池由 构成。
(3)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采用石墨是利用了其 的物理性质。
(4)锂电池使用非水溶液做离子导体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安全使用锂离子电池的措施有 。
〖生产实际分析〗
29.(2分)工业上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NH3),流程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
(1)设备I中发生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甲烷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B. 设备II中,反应后元素种类减少
C. 设备III中发生了化合反应
30.(3分)废弃电路板中含有大量可利用的塑料、玻璃、金属等物质,利用超临界水技术处理废弃电路板,能得到由CuO和Cu2O组成的固体残渣,将残渣进行进一步处理可得硫酸铜晶体等物质。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CuO + H2SO4 CuSO4 + H2O
Cu2O + H2SO4 CuSO4 + Cu + H2O
(1)固体丙是 。
(2)溶液甲的溶质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II中含过滤操作,I中不含
B. 溶液甲和溶液乙中均含铜元素
C. 残渣的处理流程中,H2SO4和CuSO4实现了循环利用
D.废弃电路板的可回收利用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31.(5分)已知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水溶液均为无色。
(1)取少量A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黑色粉末,溶液冒出大量气泡,经检验该气体有助燃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是一种常见的酸,取少量B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白色固体,生成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3)C是小苏打,取少量C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后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①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填化学式,写出一种可能的情况即可)。
②加盐酸后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若要确定滤液中的溶质,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B.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CO2气体,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C.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基本实验〗
32.(3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时,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依次是 (填字母序号)。
(3)E中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物理性质。
33.(3分)根据右图所示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回答问题: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 。
(3)能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 。
34.(4分)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
A.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B. 探究水的组成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实验A中,由 的体积确定可燃物燃烧消耗氧气的体积。
(2)实验B中,a和b内的气体依次为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3)某小组进行实验C时,未在锥形瓶上塞橡胶塞,也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
〖实验原理分析〗
35.(5分)利用右图装置进行有关物质性质的实验。
(1)证明CO2与NaOH反应:
I中充满CO2气体,II中加适量澄清石灰水,连接装置导管b→_______(填字母序号)。打开a、b处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A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关闭a、b处止水夹,轻轻振荡,充分反应后打开b处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有:II中溶液倒吸入I中、 。倒吸后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研究双吸剂(主要成分是铁粉)的变质情况:
I中放置适量使用过一段时间的双吸剂,II中放置足量锌粒,连接装置导管a→d。打开a、b处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A加入适量稀硫酸后,关闭a处止水夹。观察到I中冒气泡,溶液变为黄色并通过导管流入II中;II中也产生气泡,锌粒表面逐渐有灰黑色固体生成。
[已知:Fe2(SO4)3 + Zn 2FeSO4 + ZnSO4]
结合实验现象推断:
① 实验中的双吸剂 (填“未变质”、“部分变质”或“完全变质”)。
② I、II中发生的所有置换反应的反应物组合为:Fe和H2SO4、 。
〖科学探究〗
36.“食品蒸汽加热器”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加热袋中的固体粉末含镁粉、铁粉和氯化钠,使用时向其中加入水袋中的水,即可产生大量热。实验小组针对放热过程中的反应原理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① 常温下镁粉能与水反应放热而铁粉不能。
② 氢氧化镁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进行实验】
同学们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模拟实验:分别取不同成分的固体粉末放入甲中,通过分液漏斗向其中均加入8 mL水,读取甲中所得固液混合物的最高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时的室温为22.7℃;除B外,其余实验中镁粉的质量均为1.0 g)
实验序号 A B C D E F
固体成分 Mg Fe Mg+Fe Mg+NaCl Fe+NaCl Mg+Fe+NaCl
乙中现象 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 ① 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 较多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 无肥皂泡 大量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
混合物温度 23.1℃ 22.8℃ 23.1℃ 24.2℃ 22.8℃ 27.2℃
【获得结论】
(1)实验A证明了镁粉与水能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 + 2H2O + 。
(2)使镁粉与水迅速反应并放热的最佳方法是向镁粉中加入 。
【反思改进】
(1)同学们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升高的温度不足以加热食物,其可能的原因是 。
(2)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猜测,实验F中的反应结束后,甲中的固液混合物中仍然含有NaCl和铁粉,通过补充实验证明了上述猜测。补充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固液混合物, ,得到白色固体(经检验为NaCl)。
〖实际应用定量分析〗
37.(4分)某金属冶炼厂产生的废气含浓度较高的有毒气体硫化氢(H2S),利用以下反应进行净化处理:
反应I. 2H2S + 3O2 2SO2 + 2H2O
反应II. Na2CO3 + H2O + 2SO2 2NaHSO3 + CO2
处理后的废气中仍含少量SO2,按照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废气最终向大气排放时,其中SO2的排放量≤16 kg/h(千克/小时)。
(1)已知该厂最初产生废气1200 kg,其中的H2S质量分数为8.5 %,则反应I后生成SO2的质量是多少?
(2)已知该厂最终废气的排放时间约为4 h。欲使(1)中生成的SO2经反应II处理后排放量达标,则反应II中所需Na2CO3的质量至少是多少?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B C D B D B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D A C A C D B 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1.(3分)
(1)B (2)Ca(钙) (3)A、B、C
22.(2分)
(1)涤纶 (2)C和H(碳和氢)
23.(3分)
(1)B (2)吸附 (3)Ca(OH)2+ CO2 CaCO3↓+ H2O
24.(3分)
(1)石油 (2)2CO+ O2 2CO2
(3)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填一种,合理即可)
25.(3分)
(1)混合物 (2)硬水 煮沸(加热)
26.(3分)
(1)NaOH对皮肤有腐蚀性(或强碱性) (2)2HCl + CaCO3 CaCl2 + CO2↑+ H2O (3) NaCl
27.(3分)
(1)导热性 (2)活泼 (3)8∶5
28. (5分)
(1)电 (2)正极、负极、薄膜和电解液 (3)导电
(4)2Li + 2H2O 2LiOH + H2↑
(5)避免过充(或避免过放、短路、热冲击等;使用保护软件。答一种即可)
29. (2分)
(1)物理 (2)A C
30.(3分)
(1)Cu (2)CuSO4 H2SO4 (3)B C D
31.(5分)
(1) 2H2O2 2H2O + O2↑ (2)C 、O
(3)① NaOH[或NaOH和Ca(OH)2)] ② NaOH + HCl NaCl+ H2O ③B C
32.(3分)
(1)集气瓶 (2)B C(顺序错不给分) (3)密度比空气大
33.(3分)
(1)4P+ 5O2 2P2O5 (条件写成加热也给分) (2)隔绝空气(或氧气)
(3)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34.(4分)
(1)进入集气瓶中的水 (2) H2、O2(顺序错不给分) 氢、氧元素(H和O)
(3)空气中的物质不参加反应,且反应后没有物质逸出锥形瓶(答对1条即给分)
35.(5分)
(1)d Ⅰ中溶液产生白色浑浊 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
(2)①部分变质 ② Zn 和 FeSO4、Zn和H2SO4(答全给1分,多答Zn和Fe2(SO4)3不扣分)
36.(6分)
[进行试验]①无肥皂泡 [获得结论](1)Mg (OH)2+ H2↑ (共1分) (2) Fe和NaCl
[反思改进] (1)固体药品用量少(或水太多、反应物配比不合适、反应时间不足等,合理即给分)
(2)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溶解,有气泡冒出,溶液变浅绿色,证明有Fe(1分)。取滤液蒸发结晶(1分)
37.(4分)
[解](1) H2S的质量:1200 kg ×8.5% = 102 kg ……………………1分
设:产生SO2的质量为 。
2H2S + 3O2 2SO2 + 2H2O
68 128
102 kg x
=
= 192 kg ……………………1分
答:略
(2)参加反应Ⅱ的SO2质量:192 kg — 16 kg/h×4 h = 128 k g……………………1分
设: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y
Na2CO3 + H2O + 2SO2 2NaHSO3 + CO2
106 128
y 128 kg
=
y =106 kg ……………………1分
答: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