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记事写人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学案
文件大小: 10752KB
所属地区: 四川
年级: 高二
学科: 语文
资料版本: 华师大版(上)
章: 第一单元 读书生活
节:
上传用户: 家教网ggg3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2-13 11:04:58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训练目的]

1、记事写人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2、明确详略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训练题目]

1、以“在双休日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有详有略。

2、以“我喜欢夏季”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详略得当。

3、课外练笔:随时将自己对生活、对学习、对周围的人或事的感受写下来,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独立成篇。

[训练指导]

第1题规定了取材的范围,记叙发生在双休日的事。写作的对象是自己,还是他人,所写的内容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题目中未作限定,其实均可。当然,多数学生首先考虑的可能是自己在双休日里的生活。不管记叙何人、何事,文章应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中心意思一经确定,根据表现中心意思的需要去选择材料,有详有略地记叙。写作本题,切忌平庸。不要流水账般记叙双休日的生活内容。如何写出新意,要好好构思。

第2题,要求学生写夏季,写出对夏季的喜爱之情。夏季里可写的人、事、景、物很多,题中的一段文学描述,对学生如何取材,写些什么内容已作了启示。如何写好本题,要注意三点:①“喜欢”是贯串全文的中心,无论写夏季的何种景物,都要写出自己的感受,表现对夏季的喜爱之情;②是从一个角度来写,还是从几个角度来写,都可以;③写景、写物、写生活情景等等,一定要写出夏季的季节特征。

第3题,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敢于表达真切感受,有自己独特的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

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设计思路]

1、使学生学会定向搜寻、查找、整理并陈述资料信息;

2、通过活动的全过程,陶冶情操,激发爱国感情。

[内容阐释]

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理性阐述分析。这一段主要讲了三层内容。

第一层(1—2句),引列宁语录,解释什么是爱国主义情感,阐明这种情感的价值、地位。

第二层(3—5句),以本单元课文中内容为例,进一步论证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其中,第3句为总领句,第4句概括述例,第5句是作者的感叹、评价。

第三层(6),总结句。表明在这一问题上广大同学应当采取的做法,号召大家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而提示了本项“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

第二部分,主要说明“访问”的具体操作问题。

“访问前准备”主要讲了访问的计划安排、访问的对象、访问活动所要了解的内容等三方面的问题。

“活动问题”是按照一般参观访问活动所设计的程序:听介绍——看实验——问情况——察心境。

“访问小结”也从三个方面设计。设计层次是由内到外,由浅入深:写感受——作交流——对外报道。

[教学参考提纲]

组织学生进行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不应当把它搞成一个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程,而应该体现出比较充分的语文味和人情味。

首先,给时间让同学认真阅读第一部分“导语”部分。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做一点扩散思维,请同学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古今中外的爱国者形象,并谈谈这些形象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其次,要求同学按照第二部分设计的程序逐项开展工作。其中,有些地方值得注意。比如,在准备工作中,可以先将本活动的主题或者说终结性评价的中心工作先告诉学生,增强本项活动的目的性;比如,明确要求具体活动的组织、联系工作,一律由班级同学的代表自己去做,老师不作任何干预;再比如,关于小结工作,特别是其中的专题汇报会的“中心”即“……在我心中”,还可以作一些分解,要求同学作一点分工,这样也许可以使小结工作更有层次,更有内容。

《纪念白求恩》教案()

 

〖教学目标〗

   1、训练识别重点句及根据重点句归纳段意能力;2、学习对比手法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1、“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等概念的理解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一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组关于生命的文章,大家对生命有了一些认识和体验,“生”的反义词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能说一个人“虽死犹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呢?

 明确:业绩永存、精神不死。

    所以当这种人死后,人们往往会怎样?

 明确:纪念他。

二、阅读注解1及课后练习四、了解白求恩同志的生平与事迹。

 提问:为什么要纪念白求恩?

三、快速阅读全文

 找出能回答“为什么要纪念白求恩”的语句,白求恩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有三头六臂?

四、讨论

 先小组内部讨论

 明确:见板书

 小结:重点句――对表现文章内容起重要作用的句子,有的就是中心句。这些句子是我们概括一段文章和一篇文章的依据。

五、训练:

 根据上述重点语句,结合作者对白求恩的态度与感情,概括各段的大意(要点)

 公式: 大意=作者感情+内容(人、事、景、物)

 讨论明确:见板书

小结:各段之间关系怎样?

六、朗读第二、三段

 哪些事能证明他有“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

 填写课后练习二的表格          

 

白求恩

不少人或有些人

对工作

极端的

负责任

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人民

极端的热忱

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对技术

精益求精

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见异思迁。

    讨论:

 1、作者“白求恩”和“不少人和有些人”的态度分别是怎样?

 2、对比的作用?

 3、品味语言

 A、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纯粹”一词的意思是?去掉可不可以?

 B、将“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改为肯定句并比较与原句的不同?

 C、“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去掉“每一个”和“一定”两个词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影响?

七、朗读最后一段

 1、如果给这一段分为两层,应怎么分?为什么?

 2、品味语言

 A、“只见过一面”的“只”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心情。

     遗憾

 B、“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中的“仅”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歉疚和痛惜

 C、“我是很悲痛的”,比较一下“我很悲痛”与“我是很悲痛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语气很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

 D、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这点精神”指什么精神?用什么修辞手法?改为“就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可以吗?为什么?

八、总结

 1、识别重点句的方法:

 A回答文题的有关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B在段内居于中心地位,其它句子围绕它来写

 2、归纳段意的方法

  (表达手法)+作者的态度感情+内容(人、事、物)

 3、对比手法……突出强调

九、作业布置

 课外收集资料,写作《白求恩小传》或《白求恩印象》,要求对白求恩要有所评价。(张贴《白求恩附录资料》)

十、板书设计

    重点句大意(作者态度)

 1、“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赞扬

 2、“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执忱。”

    赞扬

 3、“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赞扬

 4、“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号召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