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目录导航
[编号: ]如何进一步深化实验?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教案
文件大小: 10752KB
所属地区: 内蒙古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语文
分类: 小学竞赛
上传用户: 家教网20210302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3-1 15:45:33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如何进一步深化实验?

正如自然万物有其生命周期一样,“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作为一个课题,经过6年的发展、生长,也到了一个新的节点,需要停下来反思与总结。在课题组与实验学校教师的座谈中,一些参与实验的老师反映,实验到了一个“瓶颈期”。

那么,突破点在哪里?也许,还是要从实验的载体——《丛书》来入手。因为它是课题的载体和主要资源,而课题的另外两个目标:高效课堂和学生自主学习,也是依托《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得以完成的。因此,要突破瓶颈,首先要提高《丛书》的编写质量。

要提高质量,意味着要挣脱束缚,打破原有的编选思路。从目前来说,《丛书》基本由不同作者、不同题材、不同体例的文章汇编而成。平均每册40-50篇左右。于读者而言,一如进了百花园,姹紫嫣红、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但这些文章囿于篇幅和体例,对故事的叙述、环境的描写、人物的刻画,都无法充分展开和深入揭示。而普遍的阅读经验表明,真正深刻地影响人类心灵。进而建构其审美观和价值观的作品。往往是由连贯故事情节及一系列相关人物构成的整本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读者面前呈现了一个超越于现实的广阔世界,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生活其中的芸芸众生:他们的性格,他们的命运,他们的歌哭悲笑……并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从而极大地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启迪读者领悟何为假恶丑和真善美。在人生观形成的初期,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比现实生活中的人更亲近,更能唤起人向善、向上的力量,引导人去追求生命的意义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并成为其人生楷模。很多人的阅读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丛书》应该承担起这个使命:引导孩子们去阅读整本的书。比如在《丛书》中设置“经典导读单元”,引领学生进入经典文学作品的世界。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实现阅读之于人的意义。

当然,经典作品浩如烟海,如何选择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作品?在这方面,要放开眼光,吸收近年来阅读研究方面的新成果,比如新教育研究院20114月发布的“中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小学、中学各100册)”。比如吸收近年“民国老课本”的研究成果。民国老课本在尘封几十年之后,近年又重见天日。众多出版社争相整理出版,家长也纷纷追随,不少人买了给孩子读,也有个别学校拿来做语文实验教材。这些老课本之所以受到青睐,究其缘由,一是老课本真正继承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以读书做人为旨归,教育孩子立身处世,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二是老课本的课文非常贴近儿童天性,贴近生活,容易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三是作为母语教材,老课本的语言较为纯粹、典范,体现了汉语的凝练、优美、典雅,培育孩子热爱母语,热爱中国文化,以做中国人为自豪。

教育的变革总是滞后于社会的变革。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语文课本,其更新的速度更是滞后于教育本身的变革。近年小学语文教材备受社会诟病,其原因也与此有关。《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作为语文学科的辅助读物,恰恰有此天然优势,即可以及时吸收语文教育方面的新成果,包括吸收民国老课本中的精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上述两者,目的都是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注入新鲜血液,提供更优质的资源,为学生拓展一个更广阔的阅读天地,提高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以此来推动实验的深化,在更高的基础上实现“语文主题学习”的目标。

另外,在实验机制上也将有所改进。教育改革的真正动力来自一线教师。“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也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广大教师中蕴藏着巨大的改革热情和智慧,是推动实验深化的主力军。因此,如何建立一个上下沟通的实验机制,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实验学校的经验,加以提升和推广,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面临的重要课题。

总之,“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走到今天,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意味着新的挑战,也意味着新的突破。我们有信心在下一个实验阶段里,依靠广大实验学校的教师,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开创“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新局面、新气象,为中国语文教育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回归母语教育的原点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写意

毕唐书

听课专家当场命题,学生即席赋诗,仅仅5分钟,全班的孩子们就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根根线,丝丝连,千姿百态舞翩跹,铁骨铮铮迎风展,纸鸢精神不知倦。(朱一凡)

细细枝条搭骨干,恍如粉蝶舞翩翩,丝丝线,如梦连,放飞梦想天地间。(贺龙云)

……

这些孩子都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还有——

小学一年级识字1828个,二年级识字1111个,两年时间便基本完成了小学阶段的识字量;

老师引导学生一周学习9篇课文,两周学完一本教材;小学6年,平均每年课堂阅读大约 100万字,课内外阅读总量不低于1000万字……

一切似乎都让人难以置信,但这却是正在发生的实实在在的事实,它们发生在生源一般、师资一般、办学条件一般的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而且不是一两所学校、几十所学校。迄今为止,全国各地已有1800多所学校正在程度不同地发生着类似的奇迹。

奇迹的出现缘于一项语文教改实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

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国家教育部 “特级教师计划”实验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课题“十一五”规划课题“新学校行动研究”重点项目,国家督学、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策划主持,并由北京新学校研究院全力推动、实施。

这个实验项目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简单。用李希贵的话说就是:“我们立足于把这件事情说得简单,做得也要简单。”

简单,意味着不搞精致漂亮的学术框架,不搞繁琐玄虚的理论阐释,不搞哗众取宠的概念堆砌;意味着抓住语文教育的主要问题,一针见血。

其实,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

教师教得累——字词句强拉硬拽,段篇章条分缕析,重难点深度剖析,满堂灌照本宣科,教师怎能不累!

学生学得厌——3分钟即可读完的课文要学3节课, 3天即可读完的教材要学半年,学生怎能不厌!

书读得少——课内时间被满堂灌挤占,课外时间被各门作业压得喘不过气,哪有时间读书!

另外,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人均阅读量不到别国人均阅读量的九分之一,着实让人惊愕。除了人均阅读量低之外,我国国民另一个倾向是读书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突出。在全国有限的人均购书中,八成都是课本教材;在各大书店的销售统计中,教参教辅类的书籍也占了很大比重。中国和美国的小学生比较,美国一年级儿童平均每年读3万字,中国一年级儿童平均每年读4900字,少于美国儿童的六分之一。

这个调查结果似乎和中小学语文教育无涉,但其实关联极大。

针对语文教学长期积重难返的现状,李希贵于2006年在山东省潍坊市启动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对于这项实验,李希贵的初衷很明确:第一,阅读;第二,课堂阅读;第三,课堂自主、自由阅读;第四,课堂足量海量自由阅读——这个框架很简单,说得很白。对于这项实验,一位深得其中真谛的实验老师是这样理解的:“‘语文主题学习’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老师,领着一群喜欢读书的孩子在文字的世界里旅行的过程。在这一行程中,学生的眼睛可以领略到无限的风光,心灵可以经历诸多情感的体验,于是,他们就产生了对美的追求和渴望。”

说得简单,做法也简单,所以,“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从2006年启动,首先在山东潍坊全市,然后逐渐走向全国。迄今为止,从世界风筝之都潍坊,到文化古都太原,从长白山下的抚松,到江苏的太湖、金坛,从北疆黑龙江,到南疆海南……从小学到中学,全国已有 1800多所学校参与了这项实验。

于是,在很多学校,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课堂、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学生——

根据“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要求,每两周就要学完一个教材单元和一本配套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三四课时内能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吗?很多优秀教师都难以相信,但我这个“又笨又懒啥也不会”的村小五年级老师做到了。

在第一课时我是个“笨老师”。学生有不认识的字问我,我就和学生一起查字典,每次总是有查得快的同学先读出来;学生有不理解的词问我,我还是和学生一起查词典,又总是有查得快的同学抢了先。慢慢的,学生就很少问我这个笨老师了。我也乐得清闲,干脆把学生分成8个识字小组,由小组长带领合作学习。我笨得只会在小组内找识字小明星,发放组长任命书,或者是在小组竞赛时做做裁判……

第三课时我是个“啥也不会”的老师。我让同学们把自己读书的收获或者疑问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全班内交流。疑难点在小组内能解决的,就不再在全班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就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共同攻克难关。说实话,我还真没帮学生解决什么具体问题,难怪他们笑我是一个啥也不会的老师。

这是发生在一所农村小学的事情。这样的课堂上,老师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轻轻松松学语文。一所村小的师资能够做到这样,那么 “一般学校,一般师资,一般条件,一般生源”自然也能做到。

在“语文主题学习”的课堂上,作文也变了样子:阅读与生活结合,学生多了体验和积累,真正实现了“本色写作”——

参加实验后,我更多地去强化作文的交流功能,提倡学生用文字与人交流和倾诉。把快乐写下来,与同学分享,快乐就会成倍增长;把忧愁写下来,与朋友分担,忧愁就会烟消云散;把怨恨写下来,老师与你分解,怨恨也会慢慢平息……久而久之,学生不再把作文当作交给老师的作业,而是像吃饭、说话一样自然的事情。现在,我们班的学生虽不能“指物作诗立就”,但40分钟内诵读一二篇文章,写三四百字读后感的能力是有的。写身边事,说心里话,思维活跃,激情充溢,想象力丰富,文笔也自然就越来越流畅。叶圣陶说:“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成功。”现在,我终于可以骄傲地说:我做到了。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