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首页——>>资源平台——>>语文——>>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山西页面)
语文 初中同步 中考 高中同步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高考 学科竞赛 自主招生 作文 其他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目录导航
一轮基础复习
必修一 |
粤教版 鲁教版 语文版 北京版(08版) 鲁人版(08版) 苏教版 人教版
必修二 |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语文版 北京版(08版) 鲁人版(08版)
必修三 |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语文版 北京版(08版) 鲁人版(08版)
必修四 |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语文版 北京版(08版) 鲁人版(08版)
必修五 |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鲁教版 语文版 北京版(08版) 鲁人版(08版)
高一 |
华师大版(上) 人教普通版(第一册) 华师大版(下) 人教普通版(第二册)
高二 |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人教普通版(第三册) 人教普通版(第四册)
高三 |
华师大版(上) 华师大版(下) 人教普通版(第五册) 人教普通版(第六册)
选修系列 |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北京版(08版) 鲁人版(08版)
选修1 |

一轮复习 |
全国通用版
二轮专题复习 |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字音和字形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重要和常用词语理解与运用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辨析和修改常见的语病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修辞方法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作家作品常识 阅读专题--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专题--文学作品阅读(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 阅读专题--古代诗文阅读 写作专题 学业水平考试基本篇目
三轮综合复习 |
三轮综合专题 最新模拟检测试卷
特别专题与汇总 |
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指导 学业水平测试相关汇总专题
[编号: ]统合:改变课堂结构与教学流程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学案
文件大小: 10752KB
所属地区: 山西
所属阶段: 二轮专题复习
学科: 语文
专题/考点: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专题--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上传用户: 家教网20210303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3-3 15:06:38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统合:改变课堂结构与教学流程

——主题学习《中国的月亮》课堂实录

一、创设氛围,导入主题。

幻灯片出示夜空中一轮明月的画面,音乐响起,师深情讲述。

师:在浩瀚无垠的宇宙星空,有一个奇特的星球,她将太阳的光芒反射到我们居住的地方,让我们在送走太阳以后,依然拥有或明或暗的光亮。她就是月亮。

(生静静听歌,看歌词: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啊,故乡的月亮,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

师:同学们,告诉我,你听懂了什么?

生:我听到这位歌手在思念家乡。

生:他在思念童年的阿娇。

生:我好像看到他的脸上淌着泪水。

生:我感觉他心里很惆怅。

生:我感觉他的泪水流到了我的心里。

师:是啊,无论长多大,走多远,我们对故乡的思念和依恋却没有丝毫的改变,那古老的歌谣、那故乡的月亮早已深深扎根在每一个游子的心里。

【点评:一首歌,把学生的心带到了皓月当空的夜晚,在无限的遐想中,导入了本单元的学习,充满了诗情画意。】

二、在语言文字中品读月亮。

师:让我们随着作家孙友田一起回忆他童年的歌谣。

生: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师:还记得他躺在母亲的怀里,母亲轻轻地哼着……

生: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

  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师:孙友田在《月光启蒙》中深情写道……

生: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师:多么美丽的回忆啊,可是当诗人孙友田写这篇文章时,他的母亲已经患了老年痴呆症,甚至不认得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儿子。但母亲伴着月光给儿子的启蒙却永远留在了儿子心中。

(生深受感染。)

【点评:这是5年级的一篇课文,教师抓住最重要的片段品读,3年级的学生也能品读出其中的另一番滋味和感受。】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作家赵丽宏笔下的月亮,看谁能读出她的美丽、安详、宁静。

师:月亮出来了……

生: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师:天上的月亮皎洁美丽,水里的月亮袅娜摇曳,作家笔下的语言文字也因为有了月光更加绮丽。看,这是哪位作家的作品?

生:朱自清。

师:对,朱自清,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在《与春天的幸福约会》专题里背诵过他的《春》,在《串起时间的项链》专题里背诵过他的《匆匆》,今天我们再来背诵他的《荷塘月色》。

(出示《荷塘月色》。)

师: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点评:李老师优美动情的范读,立刻把学生带进了诗的意境。】

生再读。

【点评:学生读得同样入情入境。这个班是李老师从1年级带过来的,朗读水平非同一般。听了学生这样动情的朗读,还需要讲吗?】

三、从“物象的月亮”走进“意象的月亮”。

师:月亮从天上到水中再到画里,她从我们的眼里走进了我们的心里。让我们一起读读下面的文字,一定会有一种别样的情感涌上心头。在冰心的眼里,月亮是什么呢?

生:静美的月亮,自然是母亲了。我半夜醒来,睁眼看见她,高高的在天上,如同俯着看我,我就欣慰。我又安稳地在她的爱光中睡去。

师:多么惬意啊,月亮是母亲,母亲是月亮,再读。

(生充满感情地读。)

【点评:就这样,主题升华了!在读者心中,月亮也成了母亲。】

师:在一位游子的眼里,月亮是什么呢?

生: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

  我在画中走来走去,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

  远远地离开了故乡的时候。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

  一抬头,便能看见,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

师:这层薄薄的纱和朱自清眼里的纱是一回事吗?

生:不是,这是游子眼中的泪光。

【点评:就这样,月亮升华了!她成了故乡的符号,化为思乡的泪水。】

师:在祖国万古奔流的历史长河中,月亮已经被我们中国人赋予了情感,丰富了内涵,她已经属于我们中国,成为中国的月亮。

生:

  一轮中国的月亮

  挂在天幕上

  多少人举目仰望

  看不见月光

  唯有泪千行

  一轮中国的月亮

  荡在水中央

  袅袅娜娜,摇摇晃晃

  打湿了离别的长衫   揉碎了游子的心脏

  一轮中国的月亮

  留在中秋的梦乡

  装满了母亲的心房

  溢出了儿女的眼眶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忧伤却不是那种忧伤

  一轮中国的月亮

  印在历史的教科书上

  就连小小读书郎

  也在轻轻吟唱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师:月亮像皎洁的宝玉,她耀秦皇汉武,映唐诗宋词,照边关孤垒,抚游子心泪。她已经成为我们中国的月亮。你听,旅居法国的熊秉明老人在吟唱……

  (生唱《静夜思》。)

师:让我们读读他的诗。

生:一个古老的诗国/有一个白发的诗人/拈一片霜的月光/凝成一首小诗/给所有的孩子们唱/一代一代地唱/会须一饮三百杯/老诗人捞月去了/小诗留在月光里悠扬/在故乡悠扬/在他乡悠扬。

【点评:学生读到这里,我都为之动容。只有朗读能走进作者情感的深处,只有朗读,才能读出诗的意境!】

师:在熊秉明老人的泪光中悠扬,他还记得儿时的《静夜思》。

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他多盼望明月能把他的思念带给父母啊,他多么惦念在世界那头的家乡呀,多么牵挂家乡的父母是否安康啊!他在怀念……

生:时间的那一头/在世界的那一头/拍着手拉着手/孩子唱/望明月问明月/月光光明月乡/在时间的这一头/在世界的这一头/举头低头/满头霜/满头霜/满眼老花的月亮/满面粼粼的月光。

【点评:于是,月亮印在了学生心中;于是,月亮成了故乡、成了祖国的代名词;于是,思乡、爱国的情愫融入了学生的血脉。润物无声,无声润物,这是教育的一种高境界。】

四、自主阅读,深度思考。

师: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回眸万古奔流的文化长河,去看看关于月亮的一个个字谜,一个个传说,一首首唐诗宋词,一副副对联,一篇篇散文,去解读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月亮,月亮到底在哪儿,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月亮究竞是什么?

(学生自主思考,完成老师发的思维导图学习纸内容,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个别点拨。)

师:已经完成的同学在小组内相互碰撞,看看能否借借别人的智慧。

(交流讨论一)

师:看到月光,你能用哪些词语来描述它?

生:月光滟滟。

生:月光皎洁。

生:月光素净。

生:月光如水。

生:明亮。

(交流讨论二)

师: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月亮,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请你用“在我的眼里,中国的月亮______,因为她______”来说。

生:在我的眼里,中国的月亮最美,因为她是那样充满诗情画意。

生:在我的眼里,中国的月亮最柔,因为她是那样柔情似水。

生:在我的眼里,中国的月亮最圆,因为她是那样渴望团圆。

【点评:老师没有忘记“语文”二字,巧妙地由读到说和写。】

(交流讨论三)

师:事实上,我们最初对月亮的了解都源自大诗人李白,李白一生和月亮有着不解之缘,请你把李白眼里的月亮解读一下,用“在李白的眼里,月亮是______,因为他_______”来说。

生:在李白的眼里,月亮是白玉盘,因为他“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生:在李白的眼里,月亮是玩伴。因为他下山,“山月随人归”。

生:在李白的眼里,月亮是挚友,因为他“欲上青天揽明月”。

生:在李白的眼里,月亮是酒友,因为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师:在李白的眼里,月亮就是他形影不离的情人啊!

【点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是老师、演员平时积累的重要。看了这个班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平时李老师引领学生背了多少诗啊!没有平时的“厚积”,哪有今天的“薄发”啊!】

(交流讨论四)

师:在你的眼里呢,月亮是什么?

生:在我的眼里,月亮是圆满、和美。

生: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月亮是挂念、幻想。

生:在我的眼里,月亮是坎坷、是挫折。

(交流讨论五)

师:现在让我们来说说,月亮究竟在哪里呢?

 生:月亮在我们中国文人的咏叹里。

生:月亮在我们游子的思念里。

生:月亮在我们中国的唐诗宋词里。

生:月亮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里。

师:经过我们这一解读,月亮更加富有诗意,我们也成了诗人了。

五、深情诵读,升华主题。

师:月亮多幸运,有我们这样一个民族深爱着她,赋予她这样多的情感;月亮多欣慰,她已成为我们祖国五千年不老的容颜。最后,让我们深情诵读《中国的月亮》。再没有什么语言比这首诗更能总结中国的月亮了。

生:

  到底是外国的月圆

  还是中国的月圆

  一个简单的话题

  让我们不停地争辩

  在我的眼里

  中国的月亮最美最亮

  因为,是中国的诗人

  让它的美丽绵延了千年

  爱情可以用它来象征

  思念可以用它来代换

  那是一轮洁净的玉盘

  盛满了游子的乡思

  寄托着思妇的缱绻

  中国的月亮

  最神秘也最浪漫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一轮明月承载看

  中华民族浓浓的情感

  那是一轮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月亮

  那是一轮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月亮

  那是一轮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月亮

  那是一轮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月亮

  那是一轮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月亮

  那是一轮

  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月亮

  那是一轮

  梨花院落溶溶月的月亮

  那是一轮

  云破月来花弄影的月亮

  一轮明月构筑了   唐诗宋词里最美的意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国的月亮早已成为

  故国五千年不老的容颜

  幻灯片出示:爱中国的月亮,爱祖国的文化!

  【点评:点睛之笔!至此,教室一片寂然,一片肃然!】

六、教后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中国的月亮》是一堂公开课。在此之前连续两周,我和学生读着“月亮”的文字,听着“月亮”的乐曲,唱着“月亮”的歌,奏着“月亮”的曲子,画着“月亮”的画…_浸润在月亮的文化中,学生阅读了近5万字的课程资料,享受了两千多年“月亮”文化的神韵。在对“中国月亮文化”的拥抱和触摸中,我和学生一起陶醉其中了。如果说这节课比较成功的话,应该归功于课程的统合。

回想3年前,我再次回到小学课堂,重新审视小学教学,不由得发出追问——学生学得幸福吗?学生的学校生活是否幸福愉快,多数取决于课堂能带给孩子怎样的生活。而课堂能带给学生怎样的生活,教师是决定因素,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只有直面孩子,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让孩子在幸福中成长,尤其是像我这样跨年级教两个班的老师。

接着我追问自己——我的教学如何高效?

首先要形成自己的师本课程;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然后要真正了解课堂学习的起点,增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最后我们必须要增加课内阅读量,以保证学生确实在读书。

我还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追问——我的教学行为指向哪里?

每上一节课,我都反过头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期待的达成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幸福指数?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我培养了学生哪些良好习惯?我是否帮助学生提高了语文能力、形成了语文素养?这样的思考,让我的教学行为发生了真正的改变。

我的统合教学法正是基于以上三个追问而开展的探索和研究。

首先,改变索然无味的课程内容和耗时低效的线性教学,沿着“国家课程师本化”的路径,我尝试将分散在学科内外、但联系密切的内容进行“统合”,从而改变课堂结构和重塑教学流程。我从三个维度进行了“统合”:一是横向统合,包括语文教材与相关文学资源的统合和学科之间的统合;二是纵向统合,包括语文单册教材内容本身的统合和跨学段语文教材之间的统合;三是时空统合,包括语文与学生校园生活的统合、语文与学生家庭生活的统合及语文与学生社会生活的统合。

《中国的月亮》就是其中的典型课例。课前,我在备课中左顾右盼寻找统合点;课中,我瞻前顾后将统合点连接成线;最终,统合为有机整体,实现了学生思维和学习时空的内外贯通。

上课的是3年级学生。经过统合教学,这些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的人均识字量已达2000字左右,能完全脱离拼音读物,基本做到无障碍阅读;2年级,学生已阅读完小学阶段的所有语文教材,集体阅读《史记故事》、《春秋故事》、《希利尔讲世界史》等书籍;3年级上学期,学习3年级上册教材、4年级上册教材4个单元,课内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3年级上册和4年级上册的8本书、《出口成章》的6本书合计56万字;3年级下学期,学期初完成课本基础知识的过关后,补充学习完《小古文一百篇》上册,阅读《吴姐姐讲历史故事》15册共计140万字。3年来学习“统合主题”多个,如《发现汉字之美》、《云之歌》、《祖先的诉说》、《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作家笔下的秋》、《善于发现的眼睛》、《串起时间的项链》、《中国的月亮》等。

3年的研究和实践,我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自己的职业幸福感。目前,这个班学生人均背诵唐诗100多首、宋词30多首、小古文50篇。人人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人人都会用毛笔书写汉字,人人都会吹奏葫芦丝;人人开通博客;人人能制作PPT。学生参加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比赛,获得小学组冠军。

经过3年的摸索和研究,我有了基于问题在实践中研究和解决的意识;我开始转变视角,真正依据学生的发展审视课堂;我也开始从课程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教学。我欣慰,一个普通的老师也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将语文教学“统合”,创设一种适合学生成长的语文教学法,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对教育教学的痴迷,让我充满了厚重自己、强大自己的激情。我会继续享受这份锻造自己的快乐,让自己走得更智慧、更从容、更踏实!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