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基本特点(规律)
|
原因
|
影响
|
名称
|
内容
|
空间分布规律
|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渐少
|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
|
东南部湿润,愈向西北部内陆越干燥
|
时间变化
|
季节变化
|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节
|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
|
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的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
|
年际变化
|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
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成的
|
降水的南北差异
|
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
|
由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决定的。
|
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
[注意]关于降水分布,有三条界线比较重要:a.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b: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c: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
4、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⑴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注图中阴影与非阴影的分界线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注意]除了夏季风进退及由此而形成的锋面雨以外,地形和台风也是影响我国降水的因素。例如: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烧寮,就位于正对东南季风的山谷迎风坡地带;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吐鲁番——托克逊,则位于深居内陆的盆地中,地形闭塞,降水极少。另外,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也往往带来大量降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