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土壤具有能够生长植物的肥力特性,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从而使地表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12、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待查)
自然资源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
13、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的特征和组成
(1)陆地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
属性
|
组成
|
共性特征
|
土地资源
|
可再生
|
|
1、 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2、 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3、 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4、 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
气候资源
|
可再生
|
光、热量、降水、风等
|
水资源
|
可再生
|
|
生物资源
|
可再生
|
|
矿物资源
|
非可再生
|
|
(2)海洋资源
类型
|
组成
|
特征
|
海洋化学资源
|
食盐、镁、溴、淡水等
|
|
海洋生物资源
|
鱼、虾、贝、藻等
|
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
|
海洋矿产资源
|
大陆架:油、气等
滨海带:砂矿
海盆:锰结核
|
|
海洋能源
|
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等
|
可再生、能量密度小、无污染
目前工程投资大、效益不高
|
海洋空间资源
|
生产空间、通信空间、电力输送、储藏空间、文化娱乐空间、交通运输空间
|
其环境和生态条件复杂和特殊。其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
14、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待查)
15、气象灾害、地质地貌灾害的危害,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灾减灾措施
(1)气象灾害
类别
|
危害
|
监测和防减灾措施
|
台风
|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灾的重要措施;主要利用气象卫星进行探测
|
暴雨洪涝
|
暴雨会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和预报,可以有效减灾;
防洪需工程措施(筑堤、整治河道、修水库等)和非工程措施(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居民应急撤离对策、防洪保险等)相结合进行
|
干旱
|
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
因地制宜进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选种耐旱作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防护林建设等
|
寒潮
|
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危害农作物;大风能翻船、倒屋、破坏牧场;雪灾冻雨造成通信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
其影响范围大,并多灾并发
|
无有效的防御手段,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警报可减少一定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