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层滞水: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上层滞水的分布范围不广,补给区与分布区基本上一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主要耗损方式是蒸发和渗透。上层滞水接近地表,受气候、水文影响较大,故水量不大而季节变化强烈。
(二)潜水 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潜水面)的重力水。 从地表到潜水面的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潜水面到下伏隔水层之间的岩层称为含水层,隔水层就是含水层的底板。大多数情况下,潜水补给区和分布区是一致的。当大面积不透水底板向下凹陷,而潜水面坡度平缓,潜水几乎静止不动时,就形成了潜水湖。当不透水底板倾斜或起伏不平时,潜水面有一定坡度,潜水处于流动状态,此时就形成潜水流。
(三)承压水: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称承压水。承压水水头高于隔水顶板,在地形条件适宜时,其天然露头或经人工凿井喷出地表称为自流水。隔水顶板妨碍含水层直接从地表得到补给,故自流水的补给区和分布区常不一样。
当单斜含水层的一侧出露地表成为补给区,另一侧被断层切割,而断层构成水的通道时,就成为单斜含水层的自流排泄区,此时承压区介于补给区与排泄区之间,情况与自流盆地相似,见下图(a);当含水层一端出露于地表,另一端在某一深度上尖灭或被断层切割而不导水时,一旦补给量超过含水层容水量,水就从含水层出露带的较低部分外溢,其余部分则成为承压区。
第九节 冰川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冰雪气候的产物。
一、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
(一)成冰作用:成冰作用是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
1.积雪;粒雪 固相的重结晶作用、气相的升华、凝华作用和液相的再冻结作用,使雪晶的晶角、晶棱消失,凹处被填平,平面增长,相互合并形态变圆,最终变为粒雪粒雪化过程分为冷型和暖型两种。
2.粒雪:冰川冰:粒雪中含有贯通孔隙,当其进一步变化,全部孔隙被封闭后就变成了冰川冰。成冰作用也分为冷型和暖型两类。
3.总结 重结晶、浸透和冻结成冰是成冰作用的三个基本类型,渗浸-重结晶及渗浸-冻结作用则是两个过渡类型。上述各种冰是成冰作用初期的原生沉积变质冰,仅仅分布于冰川表层,冰川冰的绝大部分是沉积变质冰再运动中经受压力形成的动力变质冰。
(二)冰川类型 :通常按照冰川形态,规模以及所处地形将冰川分类:
1.山岳冰川:主要分布于中低纬山区,雪线较高,积累区不大,故冰川形态受地形的严格限制,按其形态又可分为: 1)悬冰川、2)冰斗冰川、3)山谷冰川
2.大陆冰川:曾经占据很广阔的面积,但目前只发育在两极地区。面积和厚度都很大。
3.高原冰川:又名冰帽,是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的过渡类型。冰川覆盖在起伏和缓的高地上,向周围伸出许多冰舌。
4.山麓冰川数条山谷冰川在山麓扩展汇合成为广阔的冰原,叫做山麓冰川。它是山岳冰川向大陆冰川转化的中间环节。根据冰川的动力活动性可以将冰川划分为
积极冰川、消极冰川和死冰川。
根据冰川温度状况为根据可将冰川划分为 温冰川和冷冰川。
二、地球上冰川的分布目前全球冰川面积约为1 550×104km2,占陆地总面积的10%以上。
冰川分布的高度受雪线的严格控制。任何地区,如果地表没有高出雪线就不可能形成冰川。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就是雪线。雪线上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所以雪线也就是降雪和消融的零平衡线。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气温、降水量和地形在冰川上雪线又叫粒雪线。夏季冰川上隔年粒雪的下限,成为粒雪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