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能源法》2008年 4月1日起正式施行,《节约能源法》修订案在法律层面明确提出:“国家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节约与开发并拳、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据此和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据图比较我国与多数发达国家在能源消费结构上的不同。
(2)我国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不良后果是什么?(至少答两点)
(3)试以煤炭、石油分布为例,描述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不平衡状态。
(4)下列有关世界及我国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多选)
A.我国能源总储量多,但人均储量少
B.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单位产值能耗低
C.为提高能源出口量,国家已将能源建设作为战略重点
D.我国是世界上能源大国,能源供应大于需求
(5)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分析我国如何立足国内保障能源安全。
易错点 33 弄不清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典 例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自然灾害对局部地区造成重大损失。2006年夏秋、2007年夏季我国
部分地区遭受百年一遇的旱灾和百年一遇的洪灾。
地名
|
一月平均
气温(℃)
|
七月平均
气温(℃)
|
日平均气温
≥10℃积温
|
无霜期、
天数
|
日平均云量8成
(80%)天数
|
年日照
时数
|
年平均降水量(mm)
|
上海
|
3.5
|
27.8
|
4985.4
|
225.8
|
162.9
|
2014.0
|
ll23.4
|
武汉
|
2.7
|
29.1
|
5233.1
|
238.6
|
159.1
|
2058.4
|
1204.5
|
成都
|
5.5
|
25.6
|
5107.2
|
277.9
|
250.0
|
1228.3
|
947.0
|
贵阳
|
4.6
|
24.O
|
4637.5
|
270.3
|
23l.3
|
1371.0
|
l174.7
|
昆明
|
7.8
|
19.9
|
4490.3
|
226.2
|
133.4
|
2470.3
|
1006.5
|
(1)表中各城市,成都年日照时数最少,但无霜期最长、积温很高,为什么?
(2)从天气系统的角度分析下图中城市①遭遇百年一遇的旱灾和洪灾的原因。
材料二 2008 年 1 月 10 日开始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冻雨、雪灾,给我固很多省区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简述本次冻雨灾害对受灾地区造成的损失。
(4)分析本次冻雨、暴雪产生严重灾害的原因。
【错因分析】该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是对自然灾害的成因不理解,不能正确分析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段内自然灾害的形成。洪涝、干旱、冻雨、暴雪都属于气象灾害,图示区域长时间受锋面天气系统的影响,降水过于集中,降水量过大就会形成洪涝灾害;当长时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时,降水较往年偏少就会形成旱灾。雪灾、冻雨带来严重灾害主要是降雪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气温下降幅度较大,冰冻日数长造成的。
【参考答案】(1)成都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多,日照时数少,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但大气的保温作用强,且地处盆地,地形较封闭,受冬季风的影响小,故无霜期较长、积温反而较高。
(2)2006年旱灾: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少雨。
2007年洪灾:锋面雨带滞留时间长,雨量大而集中,形成洪灾。
(3)阻断交通,中断通信,危害越冬作物,倒塌民房,造成人员伤亡、树木受损、停电停水,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等。
(4)降雨雪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气温下降幅度较大,冰冻日数长;南方缺少抗冻雨和雪灾的基础设施,抵御能力差;适逢春节前后,人口流动大。
【纠错心得】自然灾害的形成除了有致灾因子(降水的多少、气温的高低等)还要有受灾体,只有当自然异变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造成损失的时候才能称之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大小一方面与致灾因子的强弱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受灾体的特性有关,因而在分析自然灾害时要注意分析受灾体的特性,分析该地区的抗灾能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
【纠错体验】2008年 9月上旬,飓风“古斯塔夫”、“汉娜”、“艾克”和“约瑟芬”排着队穿越大西洋,向加勒比地区和美国东南沿海袭来,使途经地区遭受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结合下图,回答 79~80 题。(双选)
79.影响图示飓风移动路径的因素主要有 A.洋流 B.信风
C.地转偏向力
D.日月引力
80.对飓风进行监测预报的主要手段是
A.GPS
B.GIS
C.RS
D.雷达
状元纠错笔记参考答案
【纠错 1】
1.BC 等压面上的点气压值相同,等压面下凹为低压气流上升运动,因而d地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a、c两地气流流向 d地。
2.AC l 月份北半球、南半球的陆地等温线都向南凸出,海洋等温线都向北凸出。
【纠错 2】
3.B
注意剖面图中M、N两点的位置以及等高线示意图中MN连线与河流交汇的次数。
【纠错 3】
4.A
由经纬度的大小变化趋势可判断出东西经和南北纬,并确定四地的经纬度。①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②、③、④三地都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
5.C
四个阴影部分所占经纬度数相同,甲、乙、丁都位于10°与20°纬线之间,丙位于0°与l0°纬线之间。纬度越低,单位度数的纬线长度越长,故面积最大的是丙。
【纠错 4】
6.C
②、⑤两地虽然在同一纬线圈上,但这不是最短距离,同时注意该区域位于南半球。
7.B
①、②在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③地位于④地的西北方向;①、②两地间的距离大于②、③间的距离;③、④两地都位于南温带,纬度相差20°正午太阳高度差也为20°。
【纠错 5】
8.B
昏线与东西半球分界线重合,其以东为西半球,则该经线为l60°E,此时应为春分或秋分;根据地球公转方向与地轴的倾斜情况可以判断为春分。
9.D
题中右图所示为北极点的俯视图,乙为冬至日,丁为夏至日,从而可以判断丙为春分日。此时北京时间为22日15时20分。
10.A
自转速度向北递减为北半球,从数值上看应位于中纬度地区。
11.A
a 、b 两点纬度相同,a 点线速度大说明地势高。
12.B c、d两点纬度相当、线速度相同,可以推测c点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