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目录导航
[编号: ]地球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课件
文件大小: 10752KB
所属地区: 山西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地理
分类: 高中竞赛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5-17 17:49:28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三.自然带

1.地球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1>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域分异:由于各地纬度位置,大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热量与水分的差异,在不同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下,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并且在地表占有一定的宽度,呈长带状分布,形成自然带。?quot;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

2.陆地上的自然带:

  世界陆地,从赤道向两极,大约可分为几个大的自然带,就是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各自然带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界限,总是由这一带逐渐地转变为另一带,因此在两个自然带之间总存在着过渡带,如由森林带向草原带过渡的森林草原带,由草原带向荒漠带过渡的半荒漠带等。

3.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

成因

特点

纬度地带性

主要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热量的差异,即以热量为基础,但又在这一热量带内水分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各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即与纬线大体平等伸展

经度地带性

主要是从沿海往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即受水分条件影响较大,也在一定温度条件基础上形成的

自然带大体上与经线相平等伸展成条带状

垂直地带性

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在较低的纬度地带,相对高度大的山,垂直自然带最明显,种类也最多

非地带性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的影响

非地带性分布

 

[复习指导]

  本章的知识是作为自然地理向人文地理过渡的桥梁,是学习人文地理的基础,它是高中自然地理的总结和人文地理的开始。本章首先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开始的,它着重说明生物对整个自然界形成发展的重大影响作用,以及地理环境对生物分布的制约关系,其次生物之间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共同生活,构成生态系统,而组成生态系统的各要素又是相互影响着的,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势必引起生态系统内部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整个生物圈(最大生态系统)的变化,因此生态平衡的问题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但又十复杂的问题;人文地理学中的诸多问题的解决都要涉及生态学的内容,并将生态平衡作为讨论问题的起点,如:如何防治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建设的问题,最后,自然带是在前面各章自然地理知识基础上的总结,它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它需要运用各地地理要素窨分布规律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得出综合性规律的结论,为转入人类对自然资源如自然条件的利用改造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复习展开了空间上的"背景"。现将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的几点问题说明如下:

一.学会阅读和运用示意图的能力

  本章的知识点、要领比较多,学起来较为枯燥,但我们可以利用示意图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如:池塘的生态系统图可帮助我们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