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目录导航
[编号: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资料年份:
资料类别: 巩固练习
文件大小: 9216KB
所属地区: 青海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地理
分类: 高中竞赛
上传用户: 家教网0125
下载等级:所有用户
更新时间: 2021-5-18 17:55:29
下载次数:0
需要点数:0
审核状态: 未审核

 资料简介:



第一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1、地理背景:

   ⑴特征:①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②千沟万壑,支流破碎

   ⑵脆弱的生态系统: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a.地理位置特殊,多处过渡地带b.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毁林开荒、陡坡垦耕、草地垦耕)②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

   ⑶尖锐的人地矛盾:恶性循环

2、问题和解决措施:

   ⑴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③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④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人为原因:①毁林开荒  ②过度樵采  ③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④开矿

   ⑵整治措施:

 ①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营造防护林、

          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

         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③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

    ④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

3、发展农业自然条件评价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利:位于暖温带,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不利:①位于半干旱区,降水稀少②低温时间长③春季气温回升快,春旱④土壤贫瘠⑤沟壑纵横,不利于连片耕作

  可持续发展:①控制人口  ②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④加大科技投入,倡导绿色、生态农业  ⑤调整农业结构,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谷子、小麦、优质苹果

 

第二节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

1、背景:

   ⑴位置和范围: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以北。行政区划跨新、宁、甘、内蒙古及吉、辽、冀、陕等省区的一小部分。

   ⑵地形地貌:以高原、盆地为主,洞中部为辽阔坦荡、波状起伏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是(新疆境内)三山夹两盆。

   ⑶自然特征:①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原因:自然—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地形-高原面积广大、高山环绕盆地、青藏高原隆起)②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以贺兰山为界

2、分布:

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

干旱的绿洲边缘,过度樵采,造成沙丘活化

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和樵柴破坏固定沙丘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

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重视环保,荒漠化呈点、线状,面积小而分散,但危害大

3、西北荒漠化的原因:

⑴自然原因:①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海洋水汽来源少,气候异常干旱

    ②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     ③大风吹杨

⑵人为原因:①过渡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渡农垦  ④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4、治理:

⑴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扩大林草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营造防护林;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

  ⑵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发展节水农业;建草方格沙障和障内固沙植物相结合;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

  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

 

第三节  长江三峡的综合治理

1、长江三峡和长江三峡地区:

  长江三峡:长江干流自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之间200千米左右的河段。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长江三峡地区:从宜昌到重庆的三峡淹没区及周围地区,包括20多个县(市、区)。实际就是三峡库区。

2、长江三峡工程的意义和作用:

   ⑴防洪: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频繁,尤以中下游洪水灾害最为严重

   自然原因:①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汛期长、支流多、水量大;②泄洪能力不足

        ③降水的年际变化大;④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和蓄洪场所;

   人为原因:①上游滥伐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②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⑵发电: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社会经济效益:主要供应华中、华东地区,少量供应重庆和川东。对缓解华中、华东、重庆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有重要意义。

   环境效益:以水电代替火电,大幅度减少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

   ⑶航运: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对宜昌以下航道也有改善作用。

3、百万移民的安置:

   ⑴移民安置任务的艰巨性:范围广、人数多、补偿资金巨大;库区的移民环境容量不足(最大困难);受人文因素的影响巨大

   ⑵移民安置条件:就地后靠、就近安置是三峡移民的一大特色;因三峡工程周期长,因此安置的时间较充裕;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国的支援

   ⑶开发性移民:(优势)保证移民的生产生活不低于原有水平,同时为库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移民致富创造条件;把移民安置和库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有利于移民安置的长治久安。

4、生态效益:

  正面:主要发生在长江的中下游地区(①有效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民的生存环境;②有利于中下游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③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④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⑤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的危害)

  负面:主要发生在库区(①水库蓄水淹没土地、耕地和部分文物古迹;②移民、城市迁建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③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使库区滑坡的可能性增强;④库区、库尾泥沙淤积加重;⑤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⑥对水中生物中的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产生一定影响;⑦水库蓄水可能加剧蚊虫孽生,影响人群健康)

 

 

第四节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

   中低产田——涝洼地、盐碱地、风沙干旱地、水土流失地、红壤贫瘠地

1、背景:

   ⑴辽阔的冲积平原——宏观平坦,微观起伏不平

山麓 缓斜平原              山前冲积扇    土地质量高

     冲积低平原              主体

海滨 滨海平原             地势极低       中低产田集中区

   ⑵严重的旱涝、盐碱、危害

干旱:春旱4~6月,春泛回升快,蒸发上升,夏季风未到

洪涝:7~8月,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

盐碱:水盐运动 春秋反盐,夏积盐 冬稳定

原因——气候(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地形(地势低平,洼地排水不畅)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不合理开垦

干旱缺水地、低洼易涝地、盐碱地所占的比重较大,对这些土地的整治,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关键所在。


分享到: 0
点击收缩

在线客服

进步平台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