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类认识的宇宙(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与所处的宇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季节的转换、昼夜的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所以,要研究地球,必须先了解宇宙。
[讲授新课]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板书)
1.1 人类认识的宇宙
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板书)
1.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板书)
(引导、讲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了“星系”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何谓宇宙?在我国战国时的《淮南子·原道训》中指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现在人们认为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或者说,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组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宇宙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在时间是无始无终的,即宇宙是无限的。
宇宙与世界是不同的。佛经上说:“过去现在未来名世,东南西北上下四维名界。”平常人们所说的世界是指整个地球,而所谓的宇宙是指整个太空。
(承转、过渡)晴朗的夜晚,我们仰望天空,会发现有许许多多、密密麻麻的各种星体在闪烁,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宇宙。
2.宇宙是一个物质世界——由各种天体组成(板书)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怎样来区别这些天体?能否举例说明?
(课堂活动)
(学生甲回答)恒星、行星、卫星三者之间主要是以质量大小来区别。一般恒星的质量大,内部温度高,自身可以发光。而行星的质量比恒星要小,受恒星的引力作用,行星绕着恒星运动。卫星的质量更小,它是绕着行星运动的。例如,太阳属于恒星,而地球属于行星,月球属于卫星。
(教师)这位同学分析、回答的很好。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恒星有运动吗?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恒星实际上是不“恒”的,它也在运动。我国唐代有两个著名僧人:一个是唐玄奘(唐僧),另一个是僧一行。僧一行这个和尚除了平时念经外,还有一项“业余爱好”——观察天象。他不仅较准确地测量了子午线(经线)的长度,而且还是我国最早发现恒星运动的人。所以说,僧一行不愧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天文学家。
(承转)同学们知道星云吗?星云与恒星怎样来区别?
(学生乙)星云和恒星的质量、体积都很大,但星云的密度较小。夜晚在天空中,星云呈云雾状、团状,看上去模模糊糊,而恒星是一个个的光点,一闪一闪的。
(教师)好!看来这位同学是个细心人,平时注意观察天象,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哪位同学还能说一下流星、彗星是怎回事?
(学生丙回答,其他补充)略
(教师)同学们听说过陨星吗?陨星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丁)陨星是由流星变来的。当流星或流星体在地球上空没有燃烧汽化完,便降落在地球表面,便形成了陨星。其组成物质中含硅酸盐多的称为陨石,含铁镍成分多的是陨铁,两者比例相当的为石铁陨星。如我国的吉林1号陨石、新疆大陨铁等。
(教师)看来这位同学平时也很注意学习,知道的很多。
(补充说明)以上各种天体是自然存在于宇宙中的,我们姑且把它称为自然天体。近几十年来,随着宇航事业的发展,一些国家纷纷向天空发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各种探测器等,我们统称为人造天体。
(过渡)我们的地球现在生活着60多亿人口,这么多人生活是有一定规律的:首先组成一个个家庭,然后又组成了一个个村落、城市,以至国家,大洲。天上的星星也是有规律的,组成了一个个的家族、集团,即天体系统。
|